第118章 龙王庙

随着烛火一明一暗,手搭着手的众人出现在了一座恢宏雄伟,不似人间造物的巨大宫殿之中。

宫殿的石柱上镶嵌着幽绿色得奇异宝珠,与那些小绿人身上的散发出来的光芒,如出一辙。

古长青上辈子是个文科生,大学毕业时,写的论文就是关于各种民俗的。

而恰好,他选择了龙王庙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目标。

虽说本科论文普遍都比较水,但古长青本身对民俗就很感兴趣,所以研究的就更深入了一点。

一般来说,龙王庙是传统宗教建筑的一种,主要供奉龙王神祇。

龙王信仰源于古时候人对水的崇拜,后逐渐演变为掌管降雨、河流及海洋的神灵象征。

在天朝农业社会中,雨水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因此龙王庙成为民众祈求风调雨顺的重要场所。

但是,因为是民间信仰占多数,所以大部分龙王庙占地面积都不算很大。

少有的几个带有包括山门、正殿、配殿、戏台等得庙宇,放眼全国,都屈指可数。

而且大部分龙王庙都不是单纯的只供奉龙王,还会有一些当地的神祇需要供奉。

比如妈祖,比如土地。

在古长青得印象中,也就北京颐和园的广润灵雨祠能和眼前这座所谓的龙王庙相提并论了。

人家那是庙,这他娘得就是宫殿!

要不是都说这里是龙王庙,古长青还以为这里是龙宫呢!

当年也算是去过几个龙王庙,大体知道龙王庙是个什么样子。

正常来说,规格比较大的北方龙王庙,都是坐北朝南,三进院落。

那时候古长青去的那个,站在大门外,远看飞檐翘角,近观彩绘斑驳。

因为比较陈旧,门楣上“龙王庙”三个鎏金大字也都褪了色。

听当时的导游说,这座庙宇是按照标准的山门、戏台、前殿、正殿、后殿,三进院落,左右对称的格局修建的。

这叫'前朝后寝'的格局,和皇宫一样。

导游当时指了指山门两侧说,那两边本该是钟鼓楼,但龙王庙规制低,只做了两个小阁子。

进了山门后,是倒座房,对面就是戏台,供年节时专门唱戏娱神用的。

过了戏台这个院落,就是前殿,供奉的是巡海夜叉和龟丞相。

再往里是正殿,供着龙王本尊。最后面是后殿,龙王的家眷住在那里。

这基本就是官方标准的龙王殿大体样式了。

古长青借着绿色光亮,好奇打量着四周。

发现这里的空间要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巨大,而且空旷。

除了四周的粗大石柱,显得威严霸气,其余剩下的,就只是阴森恐怖了。

而且古长青都动用了眼镜终端,却依旧没有看见这么多人大殿中供奉的龙王像在哪。

“这里真是龙王庙?”

古长青忍不住问道。

崔红绡点了点头:“如假包换。”

古长青:“谁修建的?”

崔红绡很诚实地摇了摇头:“不知道,也没人去详细探查过这个问题。”

张弛这时突然说道:“以前先生上课时讲过——璇台玉楼,紫阙珠宫,光彩炜炜,不可名状,是为龙宫。

“我观这里,与先生描述,大差不差。”

崔红绡回过头,看向了张弛:

“你的意思是,这里其实是龙宫,而不是龙王庙?”

张弛摇了摇头:“我只是抛了块砖头,却并非是美玉。”

他们说话间,古长青已经悄悄脱离队伍,取出影钢短刃,在巨大石柱上戳了几下。

“嘶……这居然真是玉石。”

古长青收回短刃,将手中挖下来的玉石放在了众人面前。

“看成色,是个稀罕物。”

这种材料,用来画符,再好不过。

众人看见古长青这套动作,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不是大哥,这里还在船上呢,你就敢这么明目张胆破坏东西?

张弛:“那个……符兄切勿再要轻举妄动了,此地着实诡异,还是,小心为好。”

古长青闻言,却是摆了摆手:“不用担心,在这龙王庙中,没有规则限制。”

众人听了都是大惊,特别是崔红绡,一副见了鬼的表情,心说你是船长还是我是船长,怎么知道这艘船这么多隐秘?

“你是怎么知道的?”崔红绡没忍住问道。

古长青:“老样子,动用了一点点因果之力。”

此话一出,可谓是激起了千层浪花。

现场几位,除了那五个马仔,其余基本都是修行界老油子。

他们或多或少自己到因果之力的概念。

虽然知道的并不是很详细,但最起码是知道,那是修行者顶端才能掌握的力量!

难道,眼前这个相貌平平,气质平平的年轻人,其实是个高品阶的真人,甚至是真君?

在比较不官方,也就是传统的称谓里,对于四品修行者,一般都叫真人。

而三品则是真君,二品是星君,最后的一品,则是祖师。

其实,在最早道门还兴起的那段时间,修行境界只有三个。

洗尽铅华,脱胎换骨的蜕凡境;明心见性,登堂入室的问道境;超凡入圣,触及天道的通天境。

每个大境界又分为三个小境界,每个小境界,都有单独的称谓。

直到后来,大夏覆灭,道盟名存实亡,为了与前朝做出区别,故而将修行品阶改为了如今的九至一品,与官职品阶相同。

名字容易改,但有些称谓已经深入人心,还是下意识喊出来。

比如,大家都喜欢就七品修行者为大宗师。

而到了五品,因为原先的境界名称叫做抱玉,故而世人都喜欢叫五品修行者为玉君。

若是为朝廷立功,还能得到朝廷敕封,最尊号中加一个“天”字。

当然,这些境界离现在的古长青来说太过遥远,他现在顶多被人叫一声“萌公”。

古长青见众人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笑着解释道:

“各位没必要这么看我,实在是头一次出远门,家里不太放心,就多给了一些保命的玩意儿。那因果之力,便是这么来的。”

他不说还好,说了就更加吓人了好吧!

胖女人大姐头第一个惊疑出声:

“你就是古家那个古长青?”

古长青笑而不语,隔了一会儿,才悠悠说道:

“谁知道,万一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