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哪有什么公平正义?拳头大就是道理!“
满脸横肉的刀疤汉子一脚踩在吴道胸口,粗糙的靴底碾得他肋骨生疼。吴道仰面躺在泥泞中,雨水混着血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围观者的哄笑。
三天前,他还是二十一世纪某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一个坚信法治社会的社会主义好青年。一场车祸后,他竟穿越到了这个没有王法、只讲武力的金庸武侠世界。
“小子,敢挡我们青蛇帮的路,活腻歪了?“刀疤脸啐了一口,腰间钢刀在雨中泛着冷光。
吴道艰难地喘息着,喉咙里满是血腥味。他不过是路过这座小镇,因为不懂规矩,不小心踩了这群恶霸的影子——在这个世界,这居然也能成为杀人的理由。
“我...我只是...“吴道试图辩解,却被一脚踢在下巴上,眼前顿时金星乱冒。
“废什么话!“刀疤脸狞笑着抽出钢刀,“今天就用你的血给新来的立规矩!“
钢刀高高举起,吴道绝望地闭上眼睛。这就是“侠以武犯禁“的世界吗?没有法律,没有制度,强者可以随意践踏弱者。他忽然想起现代社会的种种便利与保障,那些他曾习以为常的公平正义,在这个世界竟是如此奢侈。
“住手。“
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并不洪亮,却让举刀的恶霸僵在原地。吴道勉强睁开眼,看见一个身着灰袍、头戴斗笠的老者不知何时站在了巷口。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遮住了他的面容。
“老东西,少管闲事!“刀疤脸色厉内荏地吼道,但举刀的手已经开始发抖。
老者叹了口气,缓步向前。吴道注意到他走路时左腿微跛,右手拄着一根乌木拐杖。看似弱不禁风,却让七八个持械恶霸不自觉地后退。
“青蛇帮?“老者轻笑一声,“三年前你们帮主跪着求我饶命时,可没这么嚣张。“
刀疤脸脸色大变:“你...你是铁笔判官崔明?“
“还有人记得老朽的名号。“老者——崔明——用拐杖轻点地面,“滚吧,今天我不想见血。“
恶霸们如蒙大赦,丢下几句狠话便仓皇逃窜。崔明这才低头看向奄奄一息的吴道,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奇怪...“他蹲下身,枯瘦的手指搭上吴道手腕,“经脉全无修炼痕迹,却有一股奇特的气息。“
吴道想道谢,却只吐出一口鲜血。崔明摇摇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朱红色药丸塞进他嘴里。
“小子,你从哪来?师承何人?“
药丸入口即化,一股暖流瞬间流遍全身,疼痛竟减轻了大半。吴道挣扎着坐起来,苦笑道:“我...没有师父。只是个迷路的人。“
崔明眯起眼睛:“筋骨倒是不错,可惜毫无根基。在这世道,活不过三天。“他站起身,似乎准备离开。
吴道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抓住老者的衣角:“前辈!请...请收我为徒!“
“哦?“崔明饶有兴趣地回头,“给我个理由。“
雨势渐小,吴道抹去脸上的雨水和血水,直视老者双眼:“我想...我想改变这个'侠以武犯禁'的世界。“
崔明愣了一下,突然仰天大笑:“好大的口气!连我都做不到的事,你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
“就凭我知道另一种可能。“吴道咬牙道,“一个不需要靠武力就能维持秩序的世界。“
老者笑声戛然而止。他仔细打量着吴道,目光如炬:“有意思...跟我来吧。“
崔明的居所是山腰一间简陋草庐,门前一株老梅,屋后几畦菜地。谁能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是二十年前名震江湖的“铁笔判官“,一支判官笔点遍天下高手要穴。
“先养伤。“崔明丢给吴道一套粗布衣裳,“伤好了再说其他。“
接下来的日子,吴道白天帮着打理菜园,晚上则被要求背诵人体经脉穴位图。崔明很少说话,只是偶尔纠正他的发音错误。直到半个月后,吴道的伤势基本痊愈,老者才在晚饭后突然开口。
“你说你知道另一种世界,说来听听。“
吴道放下碗筷,谨慎地组织语言。他不敢直接说自己来自未来,只能含糊其辞:“在我的家乡,人们不需要武功也能安居乐业。因为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官府会保护弱者不受欺压...“
“官府?“崔明嗤笑一声,“官字两张口,吃人不吐骨头。“
“但至少...普通人不需要天天担心被武者随意杀害。“吴道想起那个雨天的遭遇,声音微微发抖,“强者可以仗义行侠,也可以恃强凌弱。没有约束的力量,终究会走向暴虐。“
崔明沉默良久,忽然起身从床下拖出一个积满灰尘的木箱。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本手抄册子。
“三十年前,我也如你这般天真。“他轻抚书册封面,“以为可以用手中铁笔为天下人主持公道。结果呢?“老者苦笑一声,“得罪了太多权贵,连累妻儿惨死...“
吴道不知如何接话,只能低头沉默。
“罢了。“崔明突然将一本册子扔给他,“从明天开始,上午练基本功,下午学心法。我倒要看看,你这个想改变世界的小子能走多远。“
就这样,吴道正式开始了他的习武之路。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在梅花桩上练习平衡;然后是枯燥的站桩、走步、基本拳法。崔明教学极为严苛,一个动作不到位就是一顿藤条。
“武学一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老者总是一边抽打一边念叨,“你以为江湖上那些花拳绣腿是怎么死的?“
最痛苦的是药浴。每晚都要泡在滚烫的药汤中,皮肤像被千万根针扎一般。崔明说这是为了打通他的经脉,为日后修炼内力打基础。
三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吴道在油灯下研读崔明给的内功心法,忽然发现其中一段描述与物理学中的流体力学原理惊人地相似。
“前辈,这段'气如流水,遇阻则绕,遇空则入',是不是说内力运行要遵循最小阻力原则?“他兴奋地问道。
崔明愣了一下:“什么最小阻力?“
吴道急忙找来树枝,在地上画出示意图:“您看,如果把经脉看作管道,内力就是流动的液体。根据伯努利原理,在截面窄的地方流速会加快,压强反而...“
老者起初皱眉,随后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突然夺过树枝,在图上添加了几条线:“所以如果在这里故意制造一个'窄口',就能让内力在此处加速?“
“没错!而且如果设计成文丘里管的结构,还能...“吴道突然停住,因为他发现崔明正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盯着他。
“小子,你这些稀奇古怪的知识从哪学来的?“
吴道额头冒出冷汗:“家乡...家乡的私塾先生教的...“
崔明没有追问,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明天开始,我们试试你这个'文丘里管'。“
这次偶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吴道的习武方式。他将现代物理、生物力学等知识与传统武学相结合,与崔明一起改良了许多功法。老者的判官笔法原本就注重穴位打击,在加入精确的人体力学分析后,威力更上一层楼。
一年后的春天,吴道已经能轻松击败山下的普通武者。崔明带他去城里“见世面“,实际上是暗中观察各路门派的武功路数。
“看那个使剑的,“老者低声指点,“华山派的'白云出岫',起手式华丽但腰部有破绽。若用我教你的'铁锁横江'直取章门穴...“
吴道仔细观察,突然轻声道:“其实可以更简单。根据杠杆原理,在他举剑到最高点时,只需在剑柄处施加一个侧向力,就能让他失去平衡。“
崔明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大笑:“好小子!走,去试试。“
那次比武,吴道用一根木棍就击败了那名华山弟子,让对方百思不得其解。回山路上,崔明难得地夸赞道:“你这种'力学拳法',江湖上独一份。继续钻研,日后必成大器。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秋夜,吴道练完功回到草庐,发现崔明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支淬毒的飞镖。
“前辈!“吴道慌忙扶起老人,手忙脚乱地翻找伤药。
“没用了...蚀心毒...见血封喉...“崔明气若游丝,却紧紧抓住吴道的手腕,“听好...青蛇帮背后是...是玄阴教...他们发现了我...“
吴道浑身发抖,泪水模糊了视线:“我这就带您去找大夫!“
“来不及了...“崔明艰难地从怀中掏出一块铁牌塞给吴道,“去...去襄阳...找...铁手...“
话未说完,老者的手突然垂下,再无声息。
吴道抱着师父的遗体痛哭失声。这一年多来,崔明虽严厉,却待他如子。教他武功,更教他做人。如今这唯一的亲人,就这样惨死在阴谋之下。
埋葬崔明后,吴道在草庐守孝七日。第八天清晨,他收拾行装,将那块刻着“铁“字的令牌贴身收好,对着师父的坟墓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师父,您放心。我一定会找出凶手,为您报仇。“他站起身,擦干眼泪,“也会继续您未竟的事业——用手中之笔,判天下不公!“
襄阳城繁华似锦,吴道却无心欣赏。他按照崔明临终所言,来到城西一家名为“铁手铸剑“的铺子。铺子里,一个独臂中年人正在锻打一把宝剑,火星四溅。
“客官要打什么兵器?“中年人头也不抬地问道。
吴道取出铁牌放在案上:“崔明前辈让我来找您。“
铁锤突然停在半空。中年人缓缓抬头,露出一张布满疤痕的脸。他盯着铁牌看了许久,才沉声道:“进来说话。“
内室中,吴道将崔明遇害的经过一五一十道来。自称“铁手“的中年人听完,一拳砸在桌上,硬木桌面顿时裂开数道缝隙。
“玄阴教!“他咬牙切齿,“这些年他们暗中扩张势力,已经灭了三个门派。崔老儿定是查到了什么...“
“师父临终前让我来找您,说您能帮我。“吴道恳切地说。
铁手沉默片刻,突然问道:“崔明教了你多少?“
“判官笔法的前三十六式,还有'铁衣功'心法。“
“演示给我看。“
吴道依言演练起来。铁手看罢,点点头:“根基不错,但还差得远。“他转身从墙上取下一对判官笔,“崔明与我乃生死之交。从今日起,我教你后七十二式。“
就这样,吴道开始了第二轮学艺。铁手比崔明更加严厉,训练方式近乎残酷。每天除了练武,还要背诵各门各派的武功特点及破解之法。
“江湖险恶,知己知彼才能活命。“铁手常这样说,“崔明就是太正直,才会着了暗算。“
半年后的一天夜里,铁手突然叫住正在练功的吴道:“明日我要离开襄阳。你已学得七七八八,剩下的就靠自己领悟了。“
“前辈要去哪里?“吴道惊讶地问。
“玄阴教最近在江南活动频繁,我得去查探。“铁手将一封密信交给他,“你带着这个去少林寺,交给方丈大师。记住,路上不要相信任何人。“
次日清晨,吴道发现铁手已经离开,只在桌上留下一对精钢打造的判官笔。他收拾行装,踏上了前往少林的路途。
途经一座小镇时,吴道看见一群黑衣人正在欺压百姓。想起崔明的教诲,他毫不犹豫出手相助。谁知这竟是玄阴教设下的圈套,为首的黑衣人武功奇高,几招之间就将吴道打成重伤。
“小子,把铁手给你的东西交出来,饶你不死!“黑衣人狞笑着逼近。
吴道背靠墙壁,嘴角溢血。危急关头,他突然想起与崔明讨论过的“力学拳法“。对方下一招必然是“黑虎掏心“,而根据动量守恒...
当黑衣人的利爪袭来时,吴道不闪不避,反而迎上前去。在接触瞬间,他巧妙地将对方力道引导向一侧,同时借力打力,一指戳中对方腋下要穴。
黑衣人惨叫一声,整条手臂顿时软垂下来。吴道趁机突围,却在镇口被更多敌人包围。眼看就要命丧当场,一道灰色身影突然从天而降,几招之间就击退了众敌。
“小施主没事吧?“来人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吴道惊讶地发现,这和尚用的竟然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的“拈花指“!他猛然想起铁手的嘱托,警惕地问道:“大师是...“
“老衲少林达摩院首座,法号慧明。“和尚合十行礼,“奉方丈之命,特来迎接施主。“
吴道将信将疑,但伤势过重,只能随慧明前往少林。路上,他暗中观察,发现这和尚言行举止确实像得道高僧,渐渐放下戒心。
到了少林,慧明带他直接去见方丈。当吴道取出密信时,方丈却突然变了脸色:“这不是慧明师叔!“
假慧明见事败露,猛地一掌拍向吴道天灵盖。千钧一发之际,吴道本能地使出崔明所授的“铁板桥“功夫,险险避开致命一击。殿外顿时冲进数十武僧,将假和尚团团围住。
“玄阴教好大的胆子,竟敢冒充我少林高僧!“方丈怒喝一声,“拿下!“
一场激战后,假和尚见突围无望,竟咬碎口中毒囊自尽。吴道这才知道,玄阴教为了截获密信,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若非他机警,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阿弥陀佛。“真慧明大师闻讯赶来,查看密信后神色凝重,“果然如铁手施主所料,玄阴教意图夺取少林《易筋经》,借机称霸武林。“
方丈沉吟片刻,对吴道说:“施主身负崔明、铁手两位侠客绝学,又心怀正义。老衲有意请施主暂留少林,一则养伤,二则共同商议对付玄阴教之策。“
就这样,吴道在少林寺暂住下来。每日与众僧切磋武艺,他将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武学融合的思路让不少高僧都啧啧称奇。慧明大师甚至专门请他讲解“力学拳法“的原理,并尝试将其融入少林功夫。
三个月后,铁手突然浑身是血地闯入少林,带来了惊天消息:玄阴教已经联合多个邪派,准备在重阳节围攻少林!
“他们教主练成了'玄阴魔功',需要《易筋经》中和体内阴毒。“铁手虚弱地说,“若让其得逞,武林将永无宁日...“
方丈立即召集各院首座商议对策。吴道作为崔明传人,也被邀请参加。会上,众人争论不休,有的主张死守少林,有的建议转移经书。
“晚辈有一计。“吴道突然开口,“既然他们想要《易筋经》,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由慧明大师伪装携带假经书突围,引开主力;同时派高手暗中突袭玄阴教总坛;而少林寺内则布下重重机关,请君入瓮。
“妙计!“铁手拍案叫绝,“但诱敌之人危险极大...“
“我去。“吴道斩钉截铁地说,“崔明师父的血仇,我必要亲手讨回!“
重阳节前夕,吴道假扮僧人,带着精心伪造的《易筋经》从后山“潜逃“。果然,玄阴教众立即追踪而来。在一处悬崖边,他被团团围住。
“小子,把经书交出来!“为首的正是当日杀害崔明的凶手——玄阴教左使“毒心秀才“薛无泪。
吴道假装畏惧,颤抖着交出经书。当薛无泪得意洋洋地翻阅时,他突然暴起发难!判官笔如闪电般点向对方周身大穴。
“崔明老儿的笔法?“薛无泪冷笑闪避,“可惜火候差远了!“
两人激战数十回合,吴道渐渐不支。危急关头,他故意卖个破绽,当薛无泪一掌袭来时,突然使出融合现代物理学的“反关节技“,只听“咔嚓“一声,竟将对方手腕生生折断!
“啊!“薛无泪惨叫一声,“这是什么邪功?!“
“科学。“吴道冷冷地说,判官笔直取对方咽喉。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如鬼魅般袭来,一掌将吴道击飞数丈!来人身披黑袍,面如金纸,正是玄阴教主。
“小辈找死!“教主声音沙哑如金属摩擦,“本座今日就送你去见崔明!“
吴道口吐鲜血,五脏六腑如烈火焚烧。面对这绝世魔头,他毫无胜算。但想到崔明的血仇,想到那些被玄阴教残害的无辜百姓,他咬牙站起,准备拼死一搏。
突然,山下传来震天喊杀声——少林僧众与各派援军到了!玄阴教主脸色大变,顾不得杀吴道,转身就要逃走。
“休走!“铁手与慧明大师联袂杀到,三人战作一团。吴道强忍伤痛,看准时机,将判官笔掷向教主背心要穴。这一掷蕴含了他全部功力,又暗合抛物线原理,精准无比地命中目标!
玄阴教主身形一滞,被铁手与慧明抓住机会,双双击中要害。魔头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坠入万丈深渊。
大战过后,玄阴教众或死或降,武林浩劫终于平息。庆功宴上,众豪杰推举吴道为新任武林盟主,却被他婉拒。
“晚辈志不在此。“吴道对着满座英雄抱拳道,“我想建立一个组织,专门惩恶扬善,维护武林公道。“
“哦?“铁手饶有兴趣地问,“什么组织?“
“就叫...武林仲裁会。“吴道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制定规则,约束武者行为。让弱者可以生存,
众人闻言,纷纷击节称赞。慧明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吴施主此念,实乃武林之福。“
三个月后,在少林、武当等各大门派支持下,“武林仲裁会“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襄阳城外的青山之中,那里曾是崔明隐居的地方。吴道命人在草庐原址修建了一座祠堂,供奉崔明灵位。
仲裁会成立当日,铁手带来一个意外的礼物——一对通体乌黑的玄铁判官笔。
“这是用玄阴教总坛地底发现的寒铁打造,“铁手将兵器郑重交给吴道,“崔老儿若在天有灵,定会欣慰。“
吴道接过兵器,感觉入手冰凉沉重。他走到祠堂前,对着崔明的牌位深深一拜:“师父,您看到了吗?徒儿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就在此时,一阵清风吹过,祠堂前的风铃叮当作响,仿佛老人的笑声。在场众人无不称奇,都说这是崔明显灵。
仲裁会运作之初,阻力重重。许多江湖人士习惯了快意恩仇,对所谓的“规矩“嗤之以鼻。吴道并不气馁,他亲自带队调解各派纷争,秉公执法。一次,两个门派为争夺一块矿山大打出手,死伤数十人。吴道率仲裁会介入调查,发现矿山深处其实埋有前朝宝藏。他当众宣布宝藏归朝廷所有,两个门派各得开采权三成,剩余七成用于修建医馆、学堂。此举既平息了争端,又造福百姓,令仲裁会声名大振。
随着时间推移,加入仲裁会的门派越来越多。吴道制定了详细的章程:严禁滥杀无辜,禁止使用毒药暗器,门派争端必须通过仲裁解决...违反者将受到各派联合制裁。
这一日,吴道正在审理一起江南镖局被劫案,突然收到铁手急信:东海发现倭寇踪迹,疑似与某些武林败类勾结。他立即召集精锐赶往沿海。
海滩边,十余名倭寇正在追杀渔民。吴道怒不可遏,判官笔化作两道乌光,瞬间击毙两名贼寇。其余倭寇见状,怪叫着冲上来。这些东瀛武士刀法诡异,但吴道早已研究过各派武功,很快就找到破绽。不到一炷香时间,倭寇全军覆没。
在搜查贼船时,吴道发现了一封密信,证实中原确实有人私通倭寇。更令他震惊的是,信中提到一个叫“黑手“的组织正在暗中活动,意图颠覆仲裁会。
“看来武林还未太平啊。“铁手忧心忡忡地说。
吴道站在船头,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沉声道:“只要世间还有不公,判官笔就永不停歇。“
回到总部,吴道立即着手调查“黑手“组织。种种线索表明,这个神秘组织与朝中某些权贵有联系,甚至可能牵涉皇位之争。就在调查取得进展时,一场针对仲裁会的阴谋已经悄然展开...
某个雨夜,吴道独自在书房分析案情,突然烛火摇曳,一道黑影从窗外掠过。他警觉地抓起判官笔,就在这时,数支淬毒弩箭破窗而入!
凭借多年练就的反应,吴道一个侧翻避开暗器,同时吹响了警哨。院中立时喊声四起,十余名黑衣人从四面八方杀出。这些人武功路数各异,明显来自不同门派,但配合默契,招招致命。
仲裁会守卫很快赶来支援,但黑衣人且战且退,显然早有准备。激战中,吴道发现对方每次出手都刻意避开自己要害,似乎意在生擒。
“你们是'黑手'的人?“他厉声喝问。
为首的黑衣人冷笑:“吴会长很快就能见到我们主人了。“
就在危急时刻,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天而降——竟是失踪多时的铁手!他独臂挥舞着一柄巨剑,所向披靡,瞬间扭转战局。黑衣人见势不妙,纷纷撤退。
“前辈!这些日子您去了哪里?“吴道惊喜交加。
铁手面色凝重:“我一直在追查'黑手'。吴道,事情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话音未落,他突然喷出一口黑血,踉跄倒地。
“有毒!“吴道这才发现铁手背上插着一枚细如牛毛的毒针。他连忙唤来医者,但为时已晚,毒素已侵入心脉。
“听着...“铁手紧紧抓住吴道的手,“'黑手'的首领是...是...“
话未说完,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吴道悲痛欲绝,铁手不仅是他的师父,更是如同父亲般的存在。如今两位恩师都死于阴谋之下,让他怎能不恨?
整理铁手遗物时,吴道发现了一本密册,记载着关于“黑手“的调查。原来这个组织已经渗透进多个名门正派,甚至仲裁会内部也有他们的眼线。更可怕的是,“黑手“似乎在策划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阴谋。
“必须揪出这个幕后黑手。“吴道在铁手灵前立誓,“无论他权势多大,我必让他血债血偿!“
为避免打草惊蛇,吴道表面上暂停调查,暗中却组建了一支绝对忠诚的小队。通过铁手留下的线索,他们顺藤摸瓜,终于发现“黑手“与当朝宰相赵汝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吴道准备进一步调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所有计划——皇帝驾崩,太子遇刺,朝野大乱!赵汝愚以辅政大臣身份把持朝政,而民间传言,这一切都是他策划的夺权阴谋。
更糟的是,仲裁会内部出现分裂。以副会主“凌霄剑“白子羽为首的一批人突然发难,指责吴道独断专行,要求改组仲裁会。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兵戎相见。
关键时刻,吴道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主动辞去会长之职。
“仲裁会成立的初衷是维护武林公义,而非权力争斗。“他在众人面前平静地说,“既然诸位认为我难当此任,吴某甘愿退位让贤。“
这番举动让白子羽措手不及,更赢得了多数人的敬佩。会后,几位长老私下找到吴道,表示愿意追随他查明真相。
“白子羽定是'黑手'的人。“一位长老断言,“他背后必有指使。“
吴道摇头:“现在撕破脸只会让仲裁会分裂。我们需要确凿证据。“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崔明当年的红颜知己,如今已经出家为尼的静仪师太。她带来了一封崔明生前留下的密信,信中揭露了一个惊天秘密:赵汝愚年轻时曾是玄阴教弟子,后来靠出卖师门换取功名。崔明正是因为查到这一点才遭毒手。
“原来如此...“吴道恍然大悟,“'黑手'就是赵汝愚控制武林的工具!“
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后,吴道看清了全局:赵汝愚利用“黑手“挑起武林纷争,借仲裁会之手铲除异己,最终目的是颠覆朝廷,自己登上帝位。而现在,他已经快要成功了。
“必须阻止他。“吴道对追随自己的十几位死士说,“但此行凶险万分,诸位可愿与我同往?“
众人齐声响应。他们连夜启程,直奔京城。途中,吴道不断完善行动计划。他深知,面对权倾朝野的宰相,光靠武力毫无胜算,必须智取。
抵达京城后,吴道兵分两路:一路由静仪师太带领,联络朝中忠臣;另一路由他亲自指挥,准备潜入相府搜集罪证。
月黑风高夜,吴道凭借高超轻功潜入相府。在书房暗格中,他找到了赵汝愚与“黑手“往来的密信,以及谋害先帝的详细计划。正当他准备离开时,书房门突然打开——赵汝愚在数十名侍卫簇拥下走了进来!
“吴会长,本相恭候多时了。“赵汝愚抚掌轻笑,“就知道你会自投罗网。“
吴道心知中计,却临危不乱:“赵相国好算计。可惜天网恢恢,你的罪行已经大白于天下。“
“哦?“赵汝愚不以为然,“就凭你手中的几封信?别忘了,你现在是擅闯相府的刺客,本相随时可以让你消失。“
“那这些呢?“静仪师太的声音突然从窗外传来。只见她手持一卷竹简,“崔大侠当年收集的证据,还有被你害死的忠臣们的血书!“
原来静仪师太早已联络了御史中丞等大臣,此刻相府已被禁军团团包围。赵汝愚见大势已去,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刺向吴道!
这一击快如闪电,但吴道早有防备。他侧身避开,判官笔点向赵汝愚手腕。谁知赵汝愚武功竟极高明,招式一变,匕首划破了吴道衣袖。两人在书房中激战数十招,吴道越战越惊,发现对方用的赫然是玄阴教镇教绝学!
“没想到吧?“赵汝愚狞笑,“本相才是玄阴教真正的传人!当年崔明那老东西查到这一点,所以必须死!“
愤怒让吴道招式更加凌厉。他想起两位恩师的惨死,想起那些被赵汝愚害死的无辜之人,内力如潮水般涌向双臂。在赵汝愚一招“阴风蚀骨“袭来时,吴道不避反进,双笔交叉成十字,正是判官笔法最后一式“天地正气“!
“噗“的一声,判官笔穿透赵汝愚双肩。这位权倾朝野的奸相跪倒在地,面如死灰。此时,禁军已经冲入相府,在铁证面前,赵汝愚的党羽纷纷倒戈。
一个月后,新皇登基,朝廷拨乱反正。吴道婉拒了皇帝赐予的高官厚禄,只请求一道圣旨:正式承认武林仲裁会的合法地位,并授权其监督江湖秩序。
回到青山总部,吴道在崔明和铁手的灵位前焚香祷告:“二位师父,弟子幸不辱命。“微风吹过,仿佛传来欣慰的叹息。
此后数年,在吴道的领导下,武林仲裁会发展壮大,成为维护江湖正义的中流砥柱。各门各派纷争渐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判官笔“吴道的传奇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每当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秘诀,吴道总是轻抚那对玄铁判官笔,微笑着说:
“这支笔,写的不是仇恨,而是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