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好好说话

我们在幼儿时期,

便开始要经过大量的学习,

获得生活技能。

我们会先从简单的词汇开始学习,

比如在父母的引导下,

发出“爸爸”和“妈妈”的声音,

后面再结合实际依次增加难度,

先说字,再说词,最后说句。

于是慢慢的我们学会了整体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但这并不是代表我们学会了如何表达,

如何表达如何好好说话?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在表述时,

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比如为了照顾他人的情绪,

比如你和对方之间的关系不足以支撑你袒露心声,

比如如何不让情绪煽动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言论……

好好说话,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再加上中文的博大精深,

多音字、一词多义,

在搭配特定的语境下,

每个词义又不相同。

闹出乌龙,双方相视一笑,

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怕的是言语的歧义,和不善的表达,

让误会加深,

让双方受伤,

让关系暂停……

以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例,

在日常沟通中,

明明是想关心你的衣食住行是否妥善,

但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质问,

为什么没有照顾好自己?

我们改变不了他们的说话习惯,

只能凭借相熟的心性脾性推测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但在日常交友中,

我们面对对方未知的性格、品质,

难以准确把握说话的艺术,

甚至不知道对方所言的真实性。

所以在我们已知亲朋好友的脾性,

结合实际,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