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府中惊诏临

南京瞻园的水榭里,耿仲明正对着一盘“淮扬三头”发怔。这道菜原本是江南的名菜,但此时在耿仲明的眼中,却如同嚼蜡。

狮子头用腐尸肉冒充的传闻,让他想起了天启七年皮岛断粮时,毛文龙杀妾飨士的往事。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充满了血腥和无奈。

突然,亲兵狂奔而来,他的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地说道:“王爷...朝廷使者到了!”

耿仲明的身体猛地一震,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放下手中的筷子,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走出了水榭。

只见钦差大学士刚林带着几个侍卫站在庭院中。刚林的脸上带着一丝傲慢和冷漠,他手中拿着黄绫诏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

“靖南王耿仲明接旨!”刚林大声说道。

耿仲明立刻跪在地上,说道:“臣接旨。”

刚林展开黄绫诏书,先念了一段满语,那语言对于耿仲明来说如同天书一般,他虽然听不懂,但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威严和压迫。

然后,刚林用汉话冷声道:“...妄揣上意,诽谤国策,着革去双眼花翎,罚俸三年!”

耿仲明的心中一阵刺痛,他没想到朝廷的处罚会如此严厉。革去双眼花翎,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谢皇上隆恩。”耿仲明虽然心中愤怒,但还是不得不按照规矩谢恩。

刚林看着耿仲明,冷笑一声,说道:“还有更严厉的处罚。摄政王命你将谏言亲手写于白绫,当众宣读后焚毁。”

耿仲明的手微微颤抖,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屈辱。他知道,这是朝廷在故意羞辱他,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

“这是为何?”耿仲明忍不住问道。

“哼,你还有脸问为何?你妄议朝政,诽谤国策,这是对你的惩罚!”刚林大声说道。

耿仲明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但他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愤怒,说道:“臣遵旨。”

于是,耿仲明让人拿来了白绫和笔墨。他坐在桌前,手握着笔,却迟迟无法下笔。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王爷,不要写了,这分明是朝廷在羞辱您。”韩铁手在一旁劝说道。

耿仲明抬起头,看着韩铁手,说道:“不写又能如何?如今朝廷大权在多尔衮手中,我们根本无力反抗。我写这谏言,是为了天下百姓,哪怕是被羞辱,我也认了。”

说完,耿仲明拿起笔,蘸了蘸墨,开始在白绫上书写。他的手虽然在颤抖,但字迹却依然刚劲有力。

“江南百姓苦不堪言,苛捐杂税猛于虎。恳请朝廷减免三饷,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一边写,一边回忆着江南百姓的悲惨遭遇,眼中闪烁着泪花。

写完后,耿仲明站起身来,拿着白绫,走到庭院中央。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宣读起来:“江南百姓苦不堪言,苛捐杂税猛于虎。恳请朝廷减免三饷,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庭院中回荡。周围的亲兵和百姓们都静静地听着,眼中露出敬佩的神情。

刚林却不耐烦地说道:“好了,念完了就赶紧焚毁。”

耿仲明看着白绫,心中一阵不舍。这不仅仅是一份谏言,更是他对天下百姓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不,我不能就这样焚毁。”耿仲明突然说道。

“你敢抗旨?”刚林瞪大了眼睛,大声说道。

“我没有抗旨,我只是希望朝廷能够认真考虑我的谏言,真正为百姓做些实事。”耿仲明坚定地说道。

刚林冷笑一声,说道:“哼,你以为你这样就能改变朝廷的决定?来人,把白绫抢过来焚毁!”

几个侍卫立刻上前,试图抢夺耿仲明手中的白绫。耿仲明紧紧地握着白绫,不肯松手。

“王爷,不要硬抗了,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韩铁手焦急地说道。

耿仲明看着韩铁手,说道:“我不怕死,我只怕不能为百姓做点实事。”

就在这时,鄂硕突然冲了过来,他一把抢过白绫,撕成了两半。碎片飘落护城河,引得饥民争抢,有人当场吞下沾墨的绸布。

耿仲明看着飘落的白绫碎片,心中一阵悲痛。他知道,自己的谏言就这样被无情地践踏了,百姓的苦难依然无法得到解决。

“朝廷如此昏庸,百姓何以为生啊!”耿仲明仰天长叹,眼中满是悲愤。

刚林看着耿仲明,冷笑一声,说道:“这就是你妄议朝政的下场。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刚林带着侍卫离开了瞻园。耿仲明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王爷,我们该怎么办?”韩铁手问道。

耿仲明沉默了片刻,说道:“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我要想办法再次向朝廷进谏,为百姓争取一线生机。”

于是,耿仲明开始思考对策。他知道,这一次的处罚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他不采取行动,只怕还会有更严厉的惩罚等着他。

寒夜忧思长

三更天的靖南王府书房内,烛光摇曳,耿仲明独自坐在桌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忧虑。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文件和书籍,但他却无心去看。

他刚刚砸碎了第五个酒坛,地上满是破碎的瓷片和流淌的酒水。酒气在房间内弥漫,仿佛是他心中的忧愁在肆意蔓延。

“王爷看这个。”韩铁手从袖中取出片未被焚尽的奏章残角,递给耿仲明。

耿仲明接过残角,在烛光下仔细查看。隐约可见“郑氏水师”四字,他的心中一惊。

“这是今日混乱中,我从刚林随从身上摸来的。”韩铁手说道。

耿仲明的眉头紧皱,他将残角翻过来,看到了背面的满文批注:“耿与海逆暗通,着巴山密查。”

“原来如此,原来他们是在试探我!”耿仲明突然大笑起来,但那笑声中却充满了悲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