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羞耻的负面情绪

周末的阳光很好,透过咖啡馆巨大的落地窗,在陈曦面前的焦糖玛奇朵上镀了一层暖光。对面的江屿正眉飞色舞地讲着他新剪辑的一个短片,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这本该是个轻松惬意的午后,但陈曦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却微微有些发凉。

“……然后那个转场,我试了十几种方式,最后用了那个老胶片的颗粒感,哇,效果绝了!”江屿说到兴头上,拿起自己的冰美式喝了一大口,“你要不要周末去我那儿看看?”

陈曦扯了扯嘴角,点了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街对面的商场门口,一个穿着环卫工橙色马甲的阿姨正费力地推着清洁车,汗水浸湿了她后颈的头发。那一刻,像有一根细针,轻轻刺了陈曦一下。

“怎么了?心不在焉的。”江屿察觉到她的异样,伸手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

“没什么,”陈曦迅速收回目光,低头搅了搅杯子里的咖啡,浓稠的焦糖糖浆在褐色液体里划出纠结的纹路,“就是……觉得有点贵。这杯咖啡,够阿姨扫一上午地了吧。”

江屿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语气却很温和:“曦曦,又开始了是吗?”

陈曦没说话,只是握着杯子的手更紧了些。这种感觉她太熟悉了,像一层无形的网,随时随地都会落下。和江屿在一起后,他总喜欢带她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吃一家新开的网红餐厅,或是只是像这样,在环境舒适的咖啡馆发一下午呆。可每一次,当她试图沉浸在这种“享受”里时,羞耻感就会如影随形。

她的父母,一辈子都在跟“辛苦”打交道。父亲在工地做了几十年,双手布满老茧,母亲在小超市当收银员,一站就是一天。他们总说:“我们辛苦点没关系,你好好工作,别像我们一样。”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陈曦心里生根发芽,长成了“享受即罪恶”的信条。

前几天,母亲打电话来,随口说了句:“你爸最近腰又疼了,舍不得买那个好点的护腰,说省下来给你攒着。”当时陈曦正在和江屿挑选周末短途旅行的酒店,听到这话,瞬间就没了兴致。最后选了一家平价民宿,可住进去后,她始终无法放松。看着窗外的青山绿水,脑子里却反复浮现父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还有母亲电话里那不经意的叹息。

“出来玩就好好玩嘛,”江屿当时也察觉到了,“叔叔阿姨肯定也希望你开心。”

“可是……”陈曦当时只觉得喉咙发紧,“他们那么累,我在这里吃喝玩乐,算什么呢?”

这种想法像一个死结。她想休息,可休息时会因为“没有创造价值”而焦虑;她想和江屿好好约会,可享受当下的每一刻都伴随着强烈的羞耻感,让她玩得味同嚼蜡;而当她回到工作中,因为之前的“心神不宁”和“自我谴责”,精力无法集中,效率低下,又会陷入“连工作都做不好”的新一轮压力里。

就像现在,明明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阳光、咖啡、爱人的笑容,都是美好的元素,但她心里那股别扭的情绪却挥之不去。她觉得自己像个小偷,偷偷品尝着不属于自己的蜜糖,每一口都带着负罪感。

“江屿,”她忽然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迷茫和疲惫,“你说……我是不是有问题?”

江屿放下杯子,认真地看着她:“怎么这么说?”

“你看,”陈曦的声音有些低,“我好像永远没办法心安理得地去享受一些东西。跟你出来,我明明很开心,但我总会想到我爸妈有多辛苦,然后就觉得自己这样很不懂事,很……羞耻。结果就是,玩也没玩好,休息也没休息好,回到家工作也静不下心,总是出错。我好像掉进了一个怪圈,越来越累,越来越怀疑自己……我到底是怎么了?”

最后那句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她长久以来积压在心底的困惑和痛苦。

江屿沉默了片刻,然后绕到她身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肩。他的眼神很温柔,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曦曦,你没有问题。你的感受很真实,也很正常,只是……你给自己绑得太紧了。”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我理解你的心情,叔叔阿姨的辛苦,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说明你是个特别孝顺、特别重感情的人。但问题在于,你把‘孝顺’和‘自我满足’完全对立起来了,你觉得自己享受一点点,就是对他们辛苦的背叛。”

他指了指窗外,又指了指咖啡馆里其他悠闲的人:“你看那个环卫工阿姨,她辛苦工作,是为了生活,或许也是为了家人。但如果她的家人,因为心疼她的辛苦,就永远不去享受生活,甚至连正常的放松都觉得羞耻,你觉得这是她想要的吗?”

陈曦微微一怔。

“孝顺不是自我惩罚,”江屿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父母的辛苦,是希望你能过得更好,而不是希望你用他们的辛苦来惩罚自己,让自己也活得拧巴。享受不是坏事,合理的放松、追求生活的小确幸,这本身就是努力工作、热爱生活的一部分。”

他拿起陈曦的手,轻轻抚摸着她因为紧张而攥紧的指节:“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发现你这个‘毛病’,是我们去吃那家日料。你看着菜单,半天舍不得点,最后只点了最便宜的定食,吃得也心不在焉。后来我才知道,你是觉得那顿饭的钱,够你妈妈买好几斤她舍不得买的水果。”

陈曦的眼圈有点红了。

“曦曦,”江屿看着她的眼睛,“压力和羞耻感,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给的。我们总在心里设定一个‘应该’:我应该更懂事,我应该更节俭,我应该不辜负父母的辛苦。但这些‘应该’,有时候会变成枷锁。你觉得‘享受即罪恶’,这种观念让你连正常的休息都无法进行,这其实反而影响了你的状态,让你更难好好工作,也更难真正‘对得起’父母的期望,不是吗?”

他的话像一束光,照进了陈曦心里那个长久以来阴暗纠结的角落。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在懂事,在体谅父母,却没想到,这种过度的自我压抑,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她在“休息-自责-工作低效-更自责”的怪圈里越陷越深。

“那……我该怎么办?”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依赖,看向江屿。

江屿笑了笑,帮她拢了拢额前的碎发:“慢慢来。首先,试着把‘享受’和‘罪恶感’分开。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合理的消费和休闲边界,比如,用自己努力工作赚来的钱,去享受一些能让自己充电的事物,这不是浪费,是为了让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对生活。”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认真:“然后,试着和父母‘和解’,也和自己‘和解’。找个机会,和叔叔阿姨聊聊你的感受,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你内心有这么重的负担。同时,告诉自己,你值得被爱,也值得享受生活里的美好,这不是自私,是对自己的尊重。”

他端起那杯几乎没动的焦糖玛奇朵,递到她唇边:“来,尝尝看,别去想街对面的阿姨,也别去想你心里的那些‘应该’。就现在,感受一下这杯咖啡的味道,是甜的,对吗?”

陈曦看着江屿眼里的真诚和鼓励,深吸了一口气。她轻轻抿了一口咖啡,浓郁的奶香和微苦的咖啡味混合着焦糖的甜,确实很美味。这一次,舌尖的甜味没有立刻被羞耻感覆盖,而是真的带来了一丝微小的、纯粹的愉悦。

阳光依旧温暖,江屿的笑容也依旧温柔。陈曦知道,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心底的那层羞耻感和压力也不会立刻消失。但至少,此刻她不再是一个人困在那个恶性循环里。身边有理解她的人,眼前有可以尝试的方向。

她看着江屿,轻轻点了点头,这一次,嘴角的笑容里,多了几分释然。也许,学会坦然地享受一杯咖啡的甜味,接受自己值得被善待,就是打破那个怪圈的第一步。而爱与理解,是支撑她走出这片迷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