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

《几内亚》一书在2005年出版以来,一些带着这本书到几内亚创业的读者,从外交部打听到我的信息,给我打电话和写信,告诉我这本书给予他们的帮助。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承担《几内亚》再版的修订工作。有位读者还成为我做再版的合作者,他就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际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成梁先生。他已六进几内亚,为新版几内亚的写作提供了许多资料。几内亚驻华大使马马迪·迪亚雷博士专门为我电致国内索取相关材料。我在外交部非洲司和中国驻几内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等的网页上也找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对以上这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我还广览几内亚和法国的诸多网站,收获颇多。我相信今天我献给读者的是一本全新的《几内亚》。

2013年夏季,我在做再版修改编写时,心情是沉重的,因为几内亚正在发生流血的社会动乱。动乱的导火线是围绕建立公正民主政权的争论,深层的社会原因是长期在贫困中挣扎的人民的愤怒与无奈。几内亚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它的黄金早在公元5~15世纪就从撒哈拉沙漠经商道运销到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国家;许多意大利商人靠贩卖几内亚黄金发了财。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际矿业集团进入几内亚,对铁矿、铝矾土、黄金、钻石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开采,获得巨额利润。可几内亚人民始终享受不到国家资源丰富带来的利益,时至今日几内亚仍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全国一半以上(5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几内亚独立半个多世纪来未能摆脱贫困有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是法国73年的殖民统治使几内亚的经济畸形发展成典型的殖民地经济,出口黄金、钻石、铝矾土、铁矿等矿产以及橡胶等工业原料,而生活必需品都要靠进口。除矿业以外,没有像样的民族工业。而矿业是“国中之国”,由外国公司经营,生产设备从外国进口,产品出口到国外。矿业不能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几内亚独立后在这样畸形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发展民族经济十分艰难。同时以出口矿产为主的畸形经济结构使经济严重依赖世界市场。而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高科技发展和工业大国经济转型,使同非洲原料有密切联系的传统工业衰落,西方工业对非洲原料的需求日益减少,世界原料市场价格下跌。几内亚出口的铝矾土的价格1988~1993年的5年间就下跌了58.8%。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欧洲的债务危机更使几内亚的矿业市场不断萎靡。

政治原因是独立以来前三任政权经济政策的失误。塞古·杜尔总统26年(1958~1984)的计划经济结果与合作化运动使几内亚经济变成一潭死水。兰萨纳·孔戴总统24年(1984~2008)的自由经济政策使几内亚经济进一步萎缩,宏观经济严重失衡,人民更加贫穷。两年军政权(2009~2010)时期内部管理混乱,外受国际经济制裁,加重了经济困难。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初期,社会已到不堪承受的地步。

几内亚的政治形势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欧盟和非洲国家都敦促几内亚相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时代毕竟已经进入21世纪,几内亚从2009年以来的政局发展表明,军事政变和街头政治已为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所不容。我相信,在这样的时代与国际环境下,几内亚人民将会从独立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走出贫困的发展道路。经民主选举的阿尔法·孔戴总统在整顿财政预算和矿业等方面已有显著政绩,为几内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