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首诗就如此的出彩,第二首诗自然是更备受瞩目了,在老儒即将开始念稿的时候,院中的众人早已经竖起了耳朵,想要见识一下这榜眼名次的著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老儒也不愧是书院夫子,读诗的时候不仅饱含品鉴之意,却也不缺乏对意境的理解,做到声情并茂,让在场的书生才子都自愧不如,听得更是如痴如醉。
“屐齿印苍苔,山樱扑满怀,”
“溪云缠竹杖,林雾湿芒鞋。”
“拾得莺声碎,掬来泉眼乖,”
“忽逢樵子笑,指处杏花埋。”
声音不紧不慢,但也不舒不缓,很快一首诗就念罢。
院中的书生才子们也逐渐明白了,为何这首诗能够排在第二位,实在是此诗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其优美,对于春这个季节而言,十分之贴切,对比其他只会堆砌辞藻,或者平仄意境稀碎的诗,实在是赢了太多了。
“好,好诗!”
“没想到周永竟然能做出如此佳篇!”
“实在是厉害,吾自愧不如。”
不少人已经开始自暴自弃,就连那些原本自信满满地的人,也都开始升起了一丝挫败感,怀疑自己是否能击败这种诗词。
“周兄,你这首诗实在是妙啊!”
“看来这些年的刻苦用功,让周兄实力大增,竟然写出如此佳作,就连今日无法夺得头名,但此诗日后定然也能流传甚广!”
“不要气馁,周兄。”
这首诗的出彩,令不少人开始为周永感到惋惜,因此不管是关系好不好的,都开始出言相劝。
其实劝慰是假,想要结交的心思才是真。
然而这些人却没有发现,周永此时此刻尴尬得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这首诗根本就不是他所作,但是被众人误以为是他写的。
其实第二名公布后,他心里也升起不少疑惑。
按理说,今日场中实力最强的也就这么几位,前三就只有他和孙飞,以及最强的徐子风,如果他的诗不是第二名,莫非并没有进前三?
不太可能!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立刻被周永所否决了,他作诗写词的文采在这里不说第一,肯定是能够进前三名的,他的诗都进不了榜,那谁的能进?
莫非.....
周永顿时想到了一个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他的目光落在了离自己不远的位置,那是一名身穿青色儒袍的青年男子,看起来约莫二十来岁,身上弥漫着浓浓的淡雅之气,如果换做平时,肯定是个令闺秀们所倾慕的书生才子。
但此时此刻,此人竟是面色铁青,像是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脸上的震惊和不可思议,让他死死地盯着台阶上大儒们的手上纸稿,仿佛很难接受什么事一般。
此人便是徐子风,在玉璞京也算是声名远播的新秀才子,被誉为难得一见的少年天才,也是本次招婿擂公认的最强之人。
是了。
善于观察的周永立马就猜到,这首诗好像便是徐子风的!
否则他怎么可能在听到这首诗排在第二名时,表露出这般难以接受的模样?
周永内心大为震撼,没想到成名已久的徐子风,竟然才只是堪堪第二名,这个第一名.....到底是何人?
莫非是自己?
这个念头只是刚刚冒了出来,就立马被他甩头否定掉了。
他周永虽然有时候自负,但并不是傻,他写的那首诗是远远不如这一首的,怎么可能会排在第一名?
那这位头名,到底会是谁......
意识到真相的周永不由得思考起了这个事情,他甚至怀疑是不是有哪位才子偷偷来参加了赵府的招婿擂。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瞬间开始在附近环顾,试图用眼光来寻找,但是左看右看一遍,也没有发现所谓的可疑之人。
然而贺喜之声还没有断绝,这让周永更加尴尬了,想要出言解释,却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整个场内,大部分人都早已认定了这首诗就是他的著作。
周永不由觉得羞愧难当,只想将脸给遮盖起来,不过没等他多想,第一名的公示却已经开始了。
灰帽老儒也一改原本兴致缺缺的模样,眼睛浮出了亮色,看得出来,他应该是对这首头名诗情有独钟。
不仅是他,其他的书院夫子们也同样如此,都要不是提前决定好,他们甚至想要争抢一下念诗人的位置。
“最后是头名诗词的公示。”
灰帽老儒说道:“想必大家也期待已久,索性老夫就废话少说,开始一起品鉴一下这首诗。”
他一手拿着诗稿,甚至还跟下人要了一杯茶,用来润了润自己的嗓子,仿佛准备要做什么大事一般。
同一时间,不少人的目光也开始紧紧落在台阶上......尤其是老儒手里的那篇诗稿上。
他们心里也很期待这第一名的诗。
在这里的人大部分不仅既写诗,同样也爱诗,他们平日里看书繁多,自然对各种好诗词极感兴趣。
就算自己不能取胜,但能够一睹他人的风采佳作,那也是不错的。
阁楼之上,这些躲藏在暗处观察的赵府一行人,也全都聚精会神起来。
众人本就等不及想要领略榜首之诗的大名,现如今总算开始,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多喘,生怕自己没有听清楚。
这其中最认真的,当属赵汐儿、常忆柳和房诗云三人。
她们还没有听过那首诗,只是从长辈们口中知晓了这首诗写得十分绝妙。
前几刻她们只巴不得亲自跑下去,把书院先生手里的诗稿抢下来,自己拿回来看。
尤其是,在知道这首头名诗是下面那个年轻俊美的关外公子所作,她们心中的好奇就又被放大了数十倍。
究竟是怎样的诗词,能够备受称赞,甚至连大儒们为了争抢更是不惜互相“大打出手”.....
院中,所有人都开始肃静了起来。
“燕影裁新柳,桃夭点绛唇。”
灰帽老儒的声音略微发抖,似乎是很激动,像是在品尝什么绝妙的美味一般。
“燕影....”
“新柳......”
众人在听到这首诗的前两句时,不由咂嘴细细品味起来。
但只是稍稍一琢磨,便顿觉眼前大亮,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