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说服山长
-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 红薯
- 2131字
- 2025-03-30 00:20:30
“方山长,您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新律法对于您的书院,或者说,对于天下的书院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邹康满脸严肃的说道。
方文修点头,他的确没意识到。
或者说他无论怎么想,都不觉得朝廷制定的律法,会影响到书院。
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又不是作奸犯科的地方。
怎么可能有影响?
“邹某先为方山长介绍一下这新律法的大概情况吧!”
邹康很有底气的说道:“朝廷制定的新律法,主要是针对书籍的编撰以及使用。无论是如今已经存在的书籍,还是以后可能出现,新编撰出来的书籍。
都需要通过朝廷的审核后才能印刷!
如果邹某没记错的话,方山长的书院里,应该也存在一些自己编纂,方便学生学习的书籍吧?
一旦这新律法顺利确定并开始实行,到时候,方山长为学生们编撰的书籍能否顺利通过,都是个问题。
就算通过了审核,朝廷若是要求方山长将辛苦编纂的书籍,无条件交给天下学子使用,对于文修书院,恐怕也是个不小的打击啊!”
不得不说,邹康的确是个操控人心的好手!
虽说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方文修作为山长,同时也会教导学生。
自然也是有大爱的!
但书院与书院之间的关系,也并非那么和谐。
为什么书院会专门编纂一些书籍?
当然是为了将书院夫子们的学识都记录下来,方便教学的同时,也方便学生更轻松的领悟。
名师之所以是名师,正是因为他们有些特殊的教学方式和理论,能够让学生学习的过程轻松且记忆牢固。
如果按照邹康的说法,朝廷准备将他们为自家书院制作的教材,拿去给天下人使用。
那么以后人人都不需要来文修书院读书了!
直接去购买几本教材,在家中自学成才便是。
书院虽然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但也是需要有收入的!
比如说如今使用的土地是租赁下来的,每年费用不低。
书院的夫子、学生的伙食等等,这些也都是与银钱挂钩的!
没学生,没收入,还开什么书院?
“邹大人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新律法,真的如此?”
方文修心中其实是有些怀疑的。
众所周知,当今陛下乃是一位英明且仁德的帝王,怎么可能会做这种把人往绝路上逼的事?
而且真要这么做,对朝廷能有何好处?
“自然是真的。”
邹康笃定点头:“方山长若是不信,大可找熟悉之人询问,此事朝廷人尽皆知,邹某可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方文修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看到他变了脸色,邹康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果然,改变策略是正确的!
“方山长,您是当世大儒,或许不会太过在意书籍让更多人看到。不过如今陛下可是创办了一家女子书院,甚至允许女子读书,女子当官的荒唐事。
若是今后,那女子书院利用您编著的书籍,培养出了更多女官,抢了您文修书院学生的名头,到那时……”
邹康循循善诱。
方文修脸色更黑了!
作为读书人,对于女子读书这事儿,他倒是没太过抗拒。
读书能使人明理。
女子读书,无论是否为了当官,就算只是为了让家宅安宁,也算是好事。
他的夫人,其实就是个很有文艺范的女子。
可一想到他们文修书院里努力学习的学子们,在科举考试中成绩还不如那些女学生,且有可能是因为他编写的教材……
这就让方文修心里很难受了!
“邹大人来此,难道只是为了告诉老夫这些?”
方文修目光灼灼盯着邹康。
虽然他对邹康这个人不算了解,但是通过刚刚的对话,他也能大概猜到邹康来此的目的。
为了反对新律法!
不然对方根本没必要说这么多!
“邹某和方山长的立场是相同的,这新律法,对于天下的读书人都是一种压迫!所以邹某立志要收集万民书,让陛下感受到咱们读书人的力量,收回成命!”
邹康慷慨陈词。
方文修觉得受到了鼓舞,拍手喊了一声“好”。
看着邹康,觉得这年轻人也顺眼了几分。
“邹大人如此年纪,便能有这般见解,老夫深感佩服。这万民书,老夫签,另外,书院的夫子和学生,老夫也会和他们说明其中的厉害关系。”
方文修认真地说道。
“多谢方山长的支持,邹某感激不尽。来日若是此事能成,想来会有人将山长的高义写入书中!”
邹康笑着说道。
方文修也跟着笑了。
青史留名嘛!
对于任何一个文人而言,都无法避免的诱惑。
同时,方文修也猜到了邹康这么说的用意。
如果朝廷的新律法顺利推行,像是他们做的这种与朝廷反抗的事情,肯定不会被记录下来。
甚至以后,个人想要出书立传,写出自己的故事,应当都是不被朝廷所允许的。
所以,此事只能成不能败!
从文修书院离开后,邹康脸上的笑意就没有散去。
只是偶然间得到的灵感,倒是为他如今破局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接下来,京城还有三家书院。
他要一一前往拜访,让更多人得知此消息,并选择站在他们这一边。
到时候,不知道陛下又能如何应对?
……
“陛下,这份是刚刚冯瑶的试卷,答案非常优秀。无论是基础,还是诗赋、策论,都相当扎实。”
庞秋带着冯瑶的考卷来到了王林面前。
此时天色都渐渐黑下来,如果不是为了等冯瑶的考卷,检测一下她的学识。
王林根本不可能留这么久!
“朕看看。”
接过试卷,看着上面工工整整的簪花小楷,无论是字体的美观度,卷面的整洁度,都堪称满分。
最绝的还是上面的答题。
正如庞秋所言,这份试卷的答案相当优秀。
即使是与当今状元卢阳科举的策论比,也不遑多让。
“庞爱卿,你也来看看。”
王林将试卷交给一旁的庞惑。
虽说他是皇帝,但学识其实并不被所有文人认可。
而庞惑,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老学究,通过科举考中进士出身的人才。
这方面的眼光自然不差。
“臣遵旨。”
庞惑也不推辞,接过试卷认真查看片刻后,赞许的点头:“这策略相当不错,若是参加科举,老臣觉得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