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陛下驾到

“说起来,诸位最近有没有见过什么人?”

有翰林试探着问道。

这位是已经在邹康的劝说下,在万民书中留下了自己名字的典型。

只是签下万民书之后,他心中就开始不安起来。

万民书存在的主旨,是为了反对陛下决定设立的新立法,说句难听的话,那就是为了反对陛下!

虽说这位翰林心理对于陛下的决定也不是很认同。

可像是这样明目张胆的反对陛下,反对陛下提出的意见,还是让他有种莫名心虚的感觉。

“见什么人?王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有人不解。

“没,没什么意思,你们就当我们都没听见吧。”

王大人连忙摇头。

其他人的表现让他更加的心慌。

如果最说服的人只有他一个,所谓的万民书,其实就是个骗局,他却偏偏上了当,到时候岂不是会很倒霉?

王大人甚至已经动了等下值就去找蔡冒,让他将自己的名字从万民书中划掉的念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陛下到——”

突兀的声音响起。

所有翰林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滞。

陛下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过来?

难道是他们上班摸鱼的事情,被陛下给发现了?

众人面面相觑的同时,还是立即做好了接驾的准备。

可不能怠慢了陛下!

王林带着小飞缓缓进入翰林院,来到了这些翰林们的面前。

“吩咐人将翰林院中所有的大儒都叫过来,朕有事要讲。”

“是。”

立即有人去通知其他大儒。

而那些自认还达不到大儒资格的官员,则纷纷退走,也不敢偷听陛下此行来翰林院的目的。

有时候,没那个能力,知道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其中就包含刚刚的王大人!

不多时。

翰林院中博学且有声望的大儒,就汇聚到王林的面前。

仔细数来,人数不下二十人。

只能说朝廷如今还是掌握着最佳的教育资源和最优厚的知识储备,实力甚至可以和曾经那些大世家当中的任何一家相媲美。

这里指的是大儒的数量。

各大世家被王林派人覆灭后,文化却并未出现断层。

反倒是因为从那些大世家中,抄家得到的大量书籍都被冲入了翰林院的书库,让翰林院大儒们的学识,隐隐还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

“赐座吧。”

王林的目光在这些大儒的身上扫过。

不得不承认,他对于这些华国的学术界顶流,其实了解的并不多。

毕竟他们所努力钻研的学术方向,与王林想要的,华国目前需要的方向,其实帮助并不大。

王林自然也无法投入太多关注,在这些人身上。

很多人在他看来,都很眼生,甚至完全没有印象!

“臣等参见陛下。”

所有大儒恭敬行礼。

然后得到了赐座。

像是小学生一般端端正正的坐好,等待着王林给他们安排全新的工作内容。

有事做,总好过无所事事。

哪怕这项工作可能不符合他们心中的预期!

“朕最近准备在朝中颁布有关书籍审核的新律法,此事,诸位先生应该也略有耳闻吧?”

王林笑着问道。

虽说他不在乎蔡冒做了些什么,也不在乎蔡冒后续有什么手段。

无论对方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还在规则之内,就不会彻底脱离他的掌控。

但,蔡冒作为曾经从翰林院出来的官员。

与这些大儒们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许联系,甚至其中一些大儒,很有可能已经成为了蔡冒的帮凶。

大儒们闻言,反应不一。

有些人脸上茫然,不清楚陛下想说什么。

有些人则心虚低头,不敢与王林的目光对视。

还有些人,表情怪异,似乎是在考虑陛下突然提起这事儿,难道是想要故意敲打他们?

“诸位也不用紧张。朕今日过来,其实是有事要说,而这件事对诸位而言,其实也算是好事吧。”

王林笑了笑,继续说道:“关于新律法的事,如今已经基本定下。所有的书籍,以后都需要经过审核,这其中也包括曾经那些先贤们编纂的书籍。”

此话一出。

大儒们的脸色瞬间变得不太好看。

先贤们留下的经典,岂是能随随便便动摇的?

陛下这样做,分明就是想要撼动他们读书人的根基啊!

这一刻,他们难看的脸色,根本不加以掩饰。

甚至有人直接质问道:“陛下是打算动摇我华国读书人的根基吗?”

“何出此言?”

王林挑眉反问。

哪怕已经知道,他们对于自己的计划并不了解。

但如此抗拒,还是有些出乎王林的预料,他好像没有说过任何要销毁经典的话吧?

怎么到了这帮人的眼中,只要新律法建立,那么他们曾经读过的书,所有的经史典籍,都会被一并销毁似的?

“陛下想要制定新律法,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让所有的书籍都在陛下的掌控当中,如此一来,陛下就可以将所有的书籍都变成您想要的样子。”

这位说话的翰林,看着一把年纪,与当初的许言都有一拼。

在翰林院中,明显也是很有地位的存在。

他一开口,旁人都用看“勇士”的眼神看着他,也不敢开口反驳或者附和。

王林看着所有翰林的反应,就知道这种想法并不仅仅出现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而是大多数的翰林,都这么想!

这怎么行?

看来是时候让他们明白,新律法建立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及对于他们而言,这件事的好处所在了。

“原来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

王林随口问道。

“臣是这么认为的。”

老翰林点点头。

他倒是很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也没有主动把旁人给拉进来,直接划入自己的阵营当中。

翰林们看向老翰林的眼神更加敬佩了。

这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敢于独自面对陛下的发难,甚至愿意主动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到自己的头上。

可惜,他们对于老翰林的处境有些爱莫能助。

也不想主动惹事。

哪怕老翰林做的是为了他们所有人,为了天下读书人,撑起一片天。

“诸位觉得,如今现有的书籍,有多少人能够看到?”

王林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问出了一个让众人都觉得十分意外的问题。

书籍有多少人能看到?

这让他们如何回答?

难道要说,天下人只要能买得起,其实都能看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