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内

荆州是个囚笼,无论谁接手都会被这个囚笼给困住。

诸葛均在雪夜中烤着火盆,院子里刘备诸葛亮焦急的等待着。婢女们进进出出,端出来一盆又一盆的血水,又端进去一盆又一盆的热水。

雪没过了脚踝,突然一声啼哭从屋中传出,不多时稳婆忙跑出来道:“恭喜主公,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儿!”

刘备听说是男孩,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一旁的刘封也笑吟吟的快步走上前来,递上他一直攥在手里的蜀锦襁褓道:“恭喜父亲基业稳固。”

刘备接过刘封手里的襁褓,激动的对他点点头,将襁褓交给了稳婆,稳婆再次回到屋中,将婴儿包裹了起来。

现在还剩黄月英的叫喊声,诸葛亮虽然为刘备高兴,却也紧绷着自己的神经:一定要母子平安啊!

没过多久,屋中再次传出啼哭声,这次是两声!

“恭喜军师!夫人生了一对,一男一女,可喜可贺!”另一名稳婆喜笑盈腮的跑了出来给诸葛亮报喜。

诸葛亮瞬间被这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阿兄!”诸葛均在诸葛亮身侧用力推了推他,凑到耳旁大喊道:“醒醒!”

诸葛亮被诸葛均巨大的吼声给唤醒,顿时笑的满脸褶皱。

“恭喜军师喜得孪子!”包括刘备在内的众人都纷纷道贺。

此时两个稳婆并一个婢女,抱着三个孩子出来,众人俱都围了过来,远远逗弄着孩子。

“请父亲速速给嗣子起名。”刘封逗弄完孩子,拱手向刘备提了建议,刘备仰头,看着天上的北斗,说道:“夫人怀胎前曾说梦见自己仰吞北斗,就叫阿斗吧。”

“阿斗,好名字!”刘封与众人一起夸赞了起来。

刘备抱着阿斗来到诸葛亮的面前:“军师,你也快给孩子们起个名字。”

诸葛亮看着两个孩子,脑中早已思绪万千,终于悠悠的吐出四个字:“阿衡、阿璇。”

众人不解其意,诸葛亮解释道:“衡为玉衡之星,希望他将来平衡持重,不偏不倚;阿璇为天璇星,希望她将来如同母亲一样,才德兼备。”

刘备听完,瞬间便明白了诸葛亮的良苦用心,这是在用自己孩子的乳名表忠心,一时感动的流下泪来。

诸葛均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其乐融融的气氛,也欣慰的笑了出来。他仰头看着北斗,忽见一颗流星划过,北斗星群绽放了瞬间的光辉,让他这位穿越者震惊不已:莫非真有上应天命的说法?

风雪飒飒,隆冬已过,时间来到建安十三年。

孙权自获得了江夏的布防图,在诸葛瑾与鲁肃的共同建议下终于决定举兵西征。

不巧的是,曾经有巴郡锦帆贼甘宁率领着奴仆宾客八百人前来投奔刘表,结果被刘表数落了一顿。不甘心的甘宁又带着人跑到了黄祖麾下,为黄祖多次成功阻击了孙权的进攻,甚至还击杀了孙权的猛将凌操。

立此殊勋的甘宁并没有被黄祖委以重任,即使都督苏飞多次推荐,依旧被黄祖视若无睹。最终逼得他逃亡江东,投奔了孙权,同时劝说他进攻江夏黄祖,以进取荆州。

孙权得到甘宁的加入,大喜过望,立刻发兵,最终在夏口将黄祖追讨。消息传入襄阳,刘表吐血三升,急召文武商议江夏之事。

“黄承宗被杀,江夏悬空,何人敢领兵前去?”刘表拖着沉重的病躯,轻轻发出咳嗽的声音,坐在州牧位置上,看上去已经时日无多。

此时蔡瑁已被赦免,也站在下首处,只是默不作声。

刘表见众文武都不言语,咳的更大声。刘琦虽然不忍离开刘表,但性命最重要,只有保住性命才能再谈将来,于是出班道:“父亲,儿愿领精兵两万,前往江夏,阻挡孙权!”

刘表抬头看见刘琦出班,本不想理睬,怎奈刘琦再次请命:“父亲!江夏乃荆州咽喉,若失此地,襄阳危如累卵!儿虽愚钝,愿以身殉国,死守疆土,绝不使孙权再进一步!”

刘琦话音落下,府衙之中落针可闻。刘表扫视着阶下文武,无奈叹息道:“就依你。”

“多谢父亲允准!”刘琦稽首再拜,缓缓而退。

两个时辰后,刘琦身着甲胄,立于大军之前,朝着城墙上的刘表作了一揖,大手一挥,向着江夏进发。

同时,刘琦的使者也达到了新野,刘备听闻江夏黄祖被杀,刘琦率兵东去,不禁大惊,忙找来诸葛亮诸葛均问话。

诸葛均道:“主公当集众思,广忠益,不可独听我兄弟二人之言。”

刘备略作思忖,觉得诸葛均说的没错,命人将众人都叫来府衙一起议事。

过了须臾,众人分文武两列坐下,刘备命人将府衙大门紧闭,从身后取出一个精致木盒,打开现出一枚银质印信,对众人道:“去岁景升吾兄恐为蔡氏所害,故将荆州印信暗中交付与我。我本意欲与公子刘琦里应外合,除去蔡氏,怎料江夏黄祖被杀,大公子率兵东去,如今计策付诸东流,如之奈何?”

众人低头沉思,孙乾当先出班道:“主公勿忧,目前刘景升尚在,荆州当不乱,纵使曹操南下,凭借荆襄之势,也有一战之力。即使新野无法坚守,也可退往襄阳,借助汉水与公子刘琦,形成掎角之势,曹军必然顾头失尾,难以进取。”

糜竺却忧虑道:“刘景升病体残躯,恐怕难以支撑到曹军南下之日。不如早与公子刘琦做好联络,以作退路。”

简雍忽然出班道:“不如早与刘景升言明,曹军即将南下,有图荆州之意,使我军入驻襄阳,与蔡氏形成制衡,到时即使刘景升病故,以关张赵三位将军之勇,必可迅速制服蔡氏,再以荆州印信号令荆州文武,共奉刘琦为主,则荆州上下一心,方可抵抗曹操。”

刘备听了众人的计策,觉得都有可取之处,难以下定决心,于是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此时正在沉思,忽然堂上没了声音,抬头看见刘备正瞅着自己,拱了拱手道:“亮觉得,主公既得景升公所托印信,当借此明示大义。”

“可密邀忠于刘氏之文武,晓以利害:蔡氏专权,必害公子刘琦,而曹贼若南下,荆州必亡。主公宜以印信为凭,暂代景升公行权,于新野、襄阳间广布亲信,暗控粮道与戍卫。待景升公薨逝,即拥刘琦继位,主公以叔父之名辅政,既可避篡逆之嫌,又能收揽人心。”

“孙权虽取江夏,然其志在荆州全境,与曹操亦有旧仇。可遣一善辩之士密赴江东,陈说利害:若曹军南下,荆州若失,江东唇亡齿寒。今主公愿与孙将军暂结盟约,共拒曹操,待退曹后,再议江夏归属。孙权多疑,必不愿独抗曹军,此计可暂缓其西进,使刘琦能固守江夏残部,牵制江东兵力。”

“曹军若至,必先攻新野。可令子龙率精骑于博望坡多设疑兵,广布旌旗,虚作屯粮之状;云长引水军于汉水游弋,扬言截断曹军后路;翼德领步卒扼守要道,深沟高垒。曹操素疑,见此阵势,恐中埋伏,必逡巡不敢速进。我军则可趁隙加固襄阳城防,收拢流民,积蓄粮草。”

“蔡瑁虽掌襄阳兵权,然其部将张允、蔡中等皆庸才。可密令糜芳以商队为掩护,携金帛潜入襄阳,贿赂其麾下裨将,分化其势。另遣死士散布流言,称蔡瑁欲献荆州于曹操,景升公病中闻之,必生猜忌。如此,蔡氏内乱,我军可寻机接管襄阳防务。”

“若诸计皆行,荆州可暂保无虞。然曹军势大,终非新野所能够对抗。待其主力南下时,主公宜佯作弃新野,退守襄阳,与刘琦互为犄角。曹军远征,粮草难继,兼有孙吴窥其后,日久必生变。彼时再联孙权,水陆并进,则大势可成矣。”

诸葛亮一口气将自己的谋划说了一遍,惊的在场众人无不目瞪口呆。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计策,瞬间有种耳聪目明的感觉,端着茶水走下阶来递给他,让他解解渴。

“军师之策可谓万全。”刘备又看向诸葛均,“不知小军师之策如何?”

诸葛均拱手道:“我与主公的想法一样。”

诸葛均此时早有定计,那就是必须让刘备往江陵那边跑一趟,作用就是让荆北乱上这么一圈,否则曹操南下,荆北迅速被制压,曹军将会迅速腾出手来追击刘备,到时候刘备如果被曹军擒住,那么一切就都完了。

刘备得了计策,二话不说,传下命去依照诸葛亮的计策执行,随后众人解散。

关羽张飞赵云一起走出府衙,只见张飞眉毛倒竖,环眼圆睁,大叫道:“什么计策,依我看干脆直接打进襄阳,杀了蔡瑁,再用荆州印信通告全军,那些不听话的直接收押,等打退了曹操再做处置,这样不是更好!”

关羽皱眉道:“三弟不可胡言,襄阳岂是那么容易攻打的,若是曹操乘势来袭,我们岂不腹背受敌。”

赵云也上前劝解道:“军师之策尚为稳妥,不如且先看效果,再行计较。叔至,你觉得呢?”

赵云回头看向自己身后一名铁甲绿袍、一脸沉稳的将军,询问他的意见。此人正是刘备在汝南之时守卫近卫的陈到,陈叔至。

陈到听到赵云询问,思考了一番,说道:“军师之策虽然稳妥,但蔡瑁深耕荆襄十余载,与众多世家有所勾连,想要迅速掌控局势恐怕有些难。”

关羽点头赞成陈到的观点。但除了诸葛亮的计策,四人无法再提出比他更优秀的策略,只得听从命令,各自行动。

却说蔡瑁自刘琦东去,大为欣喜,于府中摆宴款待世家。

“来,今日大家喝个尽兴,难得城中如此安静!”蔡瑁高举酒觞,邀请座中众人一起喝酒。

“德珪莫要高兴过头,莫非忘了刘备还在新野吗?”坐下一人突然出言提醒。

蔡瑁定睛看去,却是章陵太守蒯越,蒯异度。

“异度说的是,但曹公不日南下,刘备新野弹丸之地,怎能抵挡?何况新野连年旱蝗,军粮尚需仰仗襄阳接济,我等一旦断其粮草,彼便是断乳婴儿,不久自灭矣!”

蔡瑁对刘备的不屑已经达到了顶点,但蒯越仍旧担心:“不久前我听闻刘备曾向荆州部分世家借粮,或许还能支撑。”

“哈哈哈!异度多虑了!”蔡瑁放肆的笑出了声,一口将酒觞中的酒饮尽,道:“世家那点粮草能给他多少?他能支撑上几个月?不过是搁浅之鱼时日无多罢了!”

“倒是诸君,当早作绸缪,曹公最重识时务者。至于刘备……”蔡瑁眉头高高挑起,一脸坏笑:“自有我的暗桩盯着,待其弃城奔逃时,我等只需在汉水备好快船,替曹公网住这条漏网之鱼便可。”

蒯越再次打断了蔡瑁的脑内高潮:“适才我得到消息,刘备用诸葛亮之计,在荆州广布亲信,勾结与他交往甚密的世家,更兼暗中打探粮道,有图荆州之志,德珪难道没有得到消息吗?”

“什么!”蔡瑁忽然怒拍桌案,“你说刘备勾结世家,打探粮道?”

蒯越不慌不忙缓缓点头,蔡瑁鼻息陡增,两眼一转,对着下首的蔡中蔡和道:“你们二人速速带兵巡视与刘备有勾结的世家,若是发现刘备亲信,立即处死,不得有误!”

二人领命而去,蔡瑁愤怒尤自不息,更命张允带领水军巡防汉水,一切船只俱都收拢不得航行。又找人通知其姊蔡氏,加强监视刘表,并对刘表吹耳旁风,说刘备将有篡逆之举。

安排完这些,蔡瑁便要解散宴席,蒯越又上前提醒:“可速与曹公书信,教他尽快南下,共擒刘备。”

蔡瑁连连点头,找来宋忠,写了一封书信交予他,让他速速乘船北上,务必尽快告知曹公荆州局势。

宋忠收了书信,从襄阳渡口上船,绕过新野,来到育阳境内,发现前方有一队正在巡视的水军,没有旗号,一时惊慌,忙让船家躲避。

岂料前方水军划的飞快,转眼就将宋忠包围,当先一员面色黝黑如炭,双目圆睁如铜铃,目光如炬,须发浓密,阔口方腮,鼻梁高挺,带有刚毅之气的猛将跳上宋忠的船来。大喝道:“何方宵小,胆敢闯入我周仓爷爷的巡视范围!莫非是曹操的奸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