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刘表之死
- 穿越诸葛均:从隆中开始辅佐季汉
- 群岛之主
- 4228字
- 2025-03-22 07:57:51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河北,收服辽东公孙康。朝廷裁撤三公,重设丞相,以曹操担任其职,由此曹操权势日重,逐渐有难制之势。
“……《书》云:「天工人其代之。」今特进尔为丞相,假节钺,录尚书事,总领百官,协理阴阳。锡玄土之圭,副白茅之祚。尔其克绍前烈,寅亮天工,上答穹昊之眷,下慰兆民之望。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建安十三年六月癸巳,尚书令华歆奉,侍中郗虑署。”
“恭贺丞相!恭贺陛下!”
宫殿内群臣拜贺曹操领受丞相之职,其声震天,汉帝刘协端坐龙椅之上,目光之中带着些许恐惧,却又要保持自己的端庄,一时有些扭捏。
曹操立于阶前,玄袍肃然。华歆捧来丞相金印时,他垂眸一扫,并不急接,反将衣袖一振。待群臣屏息之际,才伸手扣住金印,五指如铁钳般收紧。
殿外雷声骤响,他侧首望向御座上的刘协,嘴角微挑,喉间溢出一声冷笑。金印垂绶扫过案上诏书,殿内恭贺声震耳,却盖不住他蟒袍下摆带起的凛凛风声。
“臣曹操,感念陛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近闻荆州不和,将有事端,我意南征,平定荆襄,东取江东,扫平益州,一统天下,使汉室重光,臣之愿也!”
“朕有丞相相助,必能兴复汉室。南征之事,悉数付卿,莫失朕望。”
“陛下放心。”曹操侍立于刘协之侧,转身对着阶下群臣朗声道:“即日起,整兵南下,扫平四海,光复汉室!”
霎时间,许昌宫殿内外,一片高昂的呼声,响彻九霄。天子诏命,随着这声音,飘进了襄阳城中。
刘表看罢诏书,一口老血吐在了诏书之上,大骂道:“阉竖岂敢如此!”骂完便直直躺在榻上,没了声响。
一旁的仆从轻手轻脚的过来探了探鼻息,尚有呼吸,对另一侧的仆从使了个眼色。那仆从看懂了意思,小跑出了府衙,来到蔡氏的屋中,对蔡氏耳语了几句。
蔡氏眼神忽的锐利起来,待仆从走后,命身边的婢女去将蔡瑁唤来。半炷香的功夫,蔡瑁急急忙忙的赶来,腰带尚未系紧,发冠也歪在一边。
蔡氏看见,冷冷瞪了他一眼:“襄阳之事如此紧急,竟然还有心情寻欢作乐?”
“阿姊别取笑小弟了,还请明言,找小弟来有何要事?”蔡瑁忙整理了自己的冠带,尽量让自己看上去不会那么不正经。
“刘景升又昏厥过去了,我估计他就剩这几天了,你可要加紧守好襄阳,莫让他人占了便宜。”蔡氏口中的他人指的正是刘备。
“阿姊放心,我已派人封锁了襄阳上下,就连附近的陆路水路我都派人截断,保证刘备进不来。”蔡瑁信心十足的保证,旋即又阴狠的看向蔡氏:“倒是阿姊,你可要看紧姊夫,待他归天之日,就是我们统领荆州之时。”
蔡氏白了蔡瑁一眼,挥手道:“那是自然,还用你操心?”
阴险狡诈的姐弟俩齐声冷笑起来,襄阳城的上空也凝聚起了一片乌云,慢慢的飘向了新野城。
“要下雨了,应该快回来了吧。”诸葛均仰头看向阴云密布的天空,不时打着闪电,一人紧紧跟在他的身边,远远瞧着北边道路扬起的尘土。
“主人,是我们的探马。”那人出声提醒诸葛均,诸葛均听说忙眯起眼睛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哪儿呢?”诸葛均的头左摇右晃,愣是看不见,过了三刻钟才堪堪发现扬起的尘土。
诸葛均倒吸一口凉气,称赞道:“不愧是人形望远镜,我当初把你选出来真是太对了。”
“不敢担主人称赞。”那人谦逊的退到一旁,为诸葛均撑起了一把伞。天空猛然降下大雨,噼噼啪啪的打在纸伞之上。
探马飞驰到新野城门口,发现诸葛均正站在城门一侧等待,勒马禀报道:“小军师,北边急报,曹操已经开始调动军队,准备南下了!”
“可知还要多久?”
“或在八月,或在九月。”
诸葛均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情报,挥手让其自去禀报,两人又穿过城中街道,来到南门等候。
不久又一骑快马前来,禀报道:“刘表病重,蔡瑁截断水路与陆路。”
诸葛均同样让其自去,随后来到城南的船厂处,看着堆满船仓,找了个工匠问道:“现有船多少?可否塞断汉水?”
工匠笑道:“莫说汉水,江水也可以塞断。”
诸葛均只道工匠开玩笑:“这小小的仓库如何能装得下如此多的船?”
工匠道:“你只看见城南这里,却没看见南郊山林之中尽是。”
诸葛均疑惑道:“我当初没让你们搬往南郊啊。”
忽然诸葛均身侧那人开口道:“是军师吩咐的。但若说要塞断江水,确是不可能,但塞断汉水,阻挠曹军渡江完全没问题,而且每只船都很粗糙,曹军若是取来用,半渡之时必沉江中。”
诸葛均挠了挠后脑勺:“还得是阿兄考虑的周全。”
之后又转到铁匠处,询问铁蒺藜制造了多少,铁匠答道:“我等尽力铸造,共计一万八千枚上下,不知可足够使用?”
诸葛均倒是吃了一惊,他以为这半年来或许只能制造七八千枚,不曾想竟然翻了一倍还有余,激动的说道:“够了够了,谢谢师傅!”
“在下可不敢当‘师傅’二字。”诸葛均与铁匠闲谈了一番告别后,慢悠悠的朝着府衙而来。
诸葛均来到府衙门口,见刘备正与诸葛亮、糜竺、孙乾、简雍、陈震等人对着地图指指点点,一边关羽、张飞、赵云、陈到等人聚在一起悄悄说着什么。
凑近听时,关羽说道:“不如早些将家属送往江夏刘琦处,待襄阳大事已定再接回来不迟。”
赵云道:“二哥所言甚是,云愿亲率轻骑护送,沿途密布斥候,必保夫人、公子周全。”
此时张飞发现诸葛均就在一旁,问道:“小三,你有什么计策,说来听听。”
诸葛均被张飞叫成“小三”,脸色阴郁起来:“还请翼德公别再叫我‘小三’了。”
“成,那你快说说你有什么计策?”张飞很是爽快的答应,让诸葛均舒坦不少。
“方才关将军所说的保家属前往江夏我觉得可行,但是需要关将军亲自护送,因为还需要关将军向刘琦公子请求救援,保证我们的后路不被曹军阻截。”
关羽张飞赵云一齐点头,赞成诸葛均的想法,忽然刘备招呼一声,让众人分列坐下,开始商讨事情。
“曹军不日南下,我意放弃新野,进驻襄阳,早些时候我已派人前往襄阳知会景升兄,明日或许便有消息,至于蔡瑁,景升兄虽然病重,依然尚在,想来他们还不敢有什么动作,诸位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大哥,弟愿护送各位大人的家属前往江夏,再从刘琦处借兵回来,与大哥形成掎角之势。”关羽当先说出刚刚众人讨论出的结果。
“二弟此法可行,今日收拾停当,明日起行。”刘备立刻通过了关羽的议案,毕竟家人带在身边多有不便,更何况是进入襄阳这个龙潭虎穴呢。
之后众人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至少对诸葛均而言无关紧要。
时值正午,僮仆们端着午饭进来,为众人分别摆上,正准备开饭,忽然一名探马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主公!曹军前锋已出许昌,一万大军已过昆阳,朝着新野而来!”
刘备吃了一惊,没想到曹操竟然如此急不可耐,赶忙询问众人怎么办。
众人再次齐聚刘备案前,看着桌案上的地图,诸葛亮指着博望道:“可于此处埋伏一波人马,放其前军过去,袭其后军粮草,可暂保新野无虞。”
“何人可担此重任?”
“子龙翼德可担此任,两位将军各自率领轻骑五百,星夜兼程,赶在敌军到达之前进行埋伏,多带引火之物,刘封、关平在后支援,待其后军混乱,前军来救之时,四路齐出,可破敌军。”
诸葛亮早些时日也在博望有所布置,对于那里地形很是熟悉,且是曹军必经之路,因此他很有信心。
刘备当机立断,吩咐张飞赵云刘封关平依计行事,四人应命而去。
当下众人连饭都不吃了,关羽去召集众人家属,收拾必要物品,于南门集合。刘备亲自送出数里,而后返回新野,擂鼓聚将。
诸葛均看着雨后阴沉的天空,雷声依旧不断。荆州十数年的平静,就在此刻被被打破了。
“主公,曹操大军若是前来,恐怕新野百姓不能保全。”诸葛均忽然向刘备提出疑虑。
“可于城中四处张贴告示,让百姓自己选择,或是逃亡,或是归顺,想来曹操,不会为难他们。”诸葛亮说出自己的想法。
刘备同意了诸葛亮的想法,于是命人四处张贴告示,晓谕百姓。
过了五六日,张飞赵云刘封关平四将回来复命,还带了两颗头颅回来,张飞哈哈大笑道:“不愧是军师,居然在博望埋伏那么多的火油,烧的曹军哇哇乱叫,我与子龙和两位贤侄杀入曹军,阵斩了曹军领军的吕旷吕翔,真是痛快啊!尤其是刘封贤侄,一人一枪竟然在曹军之中杀了几个来回,吓的他们闻风丧胆!”
刘备甚是欣慰的拍了拍刘封身上的尘土,对四人道:“如今兵马已经准备妥当,是时候向襄阳前进了。”
随着刘备频繁调动军马的动作,蔡瑁细作早已传入襄阳。得知消息的他慌张的跑到府衙之中,向蔡氏问道:“姊夫如何了?”
蔡氏眉头紧皱,从仆从处得到的消息,刘表就剩一口气了,推测或许就在今晚,亦或更早些时候。
蔡瑁却道:“来不及了,刘备大军即将南下,我们需要尽快动手,否则刘备一到,前功尽弃!”
蔡氏一听,心中一狠,说道:“你去将文武召来,我去帮他一把。”
蔡氏姐弟两人各自行动。蔡氏手中藏着白绫,踮着脚尖走进了刘表的寝室,左右张望了一下,没有发现仆从,心下稍宽。
来到刘表榻旁,此时刘表呼吸不畅,胸口起伏不止。蔡氏心中暗想:“夫君,莫怪我心狠,要怪你就怪刘备好了,当初若不是你接纳他,我们何至于如今这般。”
想毕,蔡氏将白绫在刘表脖子上一缠,手腕猛然收紧,白绫深深陷入刘表枯槁的脖颈。
他原本灰败的脸骤然涨红,青紫色的血管在太阳穴处狰狞暴起,喉间挤出破碎的“嗬嗬“声,像是被掐住喉咙的老鸦。
枯瘦的手指痉挛般抓向颈间白绫,指甲在绫面上刮出几道凌乱的丝絮,却只扯落了自己指缝间的皮肉。
他的双腿在锦被下剧烈抽搐,膝盖撞得床板咚咚作响,整个人如同离水的鱼,脊背反弓着一下下撞向床榻。
窗外雷声轰鸣,暴雨泼洒在屋檐上的声响盖住了窒息的挣扎。
蔡氏咬紧后槽牙,额角沁出冷汗,腕骨因过度用力而发白。
刘表的瞳孔逐渐涣散,最后一次痉挛时,他的左手突然抓住蔡氏的小臂,指甲深深掐进皮肉。
蔡氏倒抽一口冷气,却见他浑浊的眼底映着摇曳烛光,仿佛残烛将熄前最后的火星。那只手终究颓然垂落,重重砸在床沿,腕上玉镯磕在檀木上,发出清脆的裂响。
雨声里混进一声极轻的“咔哒“,是蔡氏松开白绫时骨节的响动。绫缎从她颤抖的指间滑落,在刘表脖颈留下暗红勒痕,像一道未愈合的旧疤。
喘着粗气的蔡氏忽然推开刘表尸体,从他身下的暗格中取出一个精致木盒。她摇了摇,木盒之中似有东西滚动,以为是荆州牧的印信,打开看时,却是刘表榻下青砖的一角。
蔡氏震惊不已,瞪着两个不可置信的眼睛,顿时觉得被雷鸣击中一般。
过了许久,蔡瑁匆匆忙忙、小心翼翼的来到这里,看见蔡氏呆愣的模样,悄声问道:“阿姊,事情可曾办妥?”
蔡氏没有回应,蔡瑁走近,看见刘表不自然的侧躺在内,料来她已经得手。
再看蔡氏手上的木盒中装着青砖一角,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蔡瑁拿起木盒,连同青砖一起砸在地上,“哐当”的响声唤醒了蔡氏,蔡瑁忙对她咬牙道:“就算没有荆州牧印信,也需先扶琮儿上位。”
蔡氏这才反应过来,点头同意了蔡瑁的计划,匆忙走向刘琮的寝室,将他请到了府衙正堂,面对着阶下荆州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