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六出祁山,该赢一次了

嘶——

诸葛尘的话,在黄华听来是有些语出惊人了。

在黄华看来…

诸葛亮诈死,这个无比苛刻的大前提,他是真敢想啊。

“我、我…我能理解你想要家族命运改变的愿望,也能理解你想让先祖赢一次的心情,可,你…你这也太敢想了!”

黄华惊呼出声。

不怪他如此模样,诸葛亮五丈原诈死?这也只能是个假想吧!

退一万步说,作为旗鼓相当的对手,司马懿何其隐忍与老奸巨猾,但凡诸葛亮是诈死,他会在以往的对峙中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端倪?

除非是真的死了…

然后被救回来了。

但这不是扯蛋呢嘛!

这注定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无关乎诸葛尘的这篇论文,这也只是诸葛尘…或者说是千年诸葛氏一族美好的愿望罢了。

“是啊…”诸葛尘也叹出口气,叹气中包含着惋惜、遗憾与心痛,“五丈原时,我这位诸葛先祖不可能是诈死,他是真的将星陨落,正所谓天命难违,我也只是聊到这个话题,有感而发,胡言乱语罢了…”

诸葛尘还在感慨。

黄华却是话锋一转,“等等,等等…”

“我好像被你绕进去了,依着你这么说,那趁着蜀汉国葬,其它将领统军也有机会啊?魏延怎么就不行?姜维怎么就不行?”

黄华再一次提出了他的质疑。

诸葛尘笑笑。

说起来也奇怪,这明明是一个假象的情形,是一个伪命题。

却依旧引起了诸葛尘与黄华疯狂的讨论。

“魏延、姜维,他们不是我那先祖,也比不上我那先祖的智慧,即便对手不是司马懿,可这依旧是一招险棋,是必须每一步都精确布置到极致的棋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是我自吹,除了我先祖外,蜀汉的将领中,我不认为有人能把这一计做到瞒天过海,做到严丝合缝,我随口说说容易,可做起来…难如登天!”

话题聊到这里,突然就有些沉重了。

那过不去的蜀道,那极难翻越的秦岭,是每一个支持蜀汉、支持丞相的人,心中的一根刺啊!

“呼…”

一声长长的呼气,听着诸葛尘的话,黄华叹息道:“不论怎么说…历史就是历史,无法更替,五丈原的诸葛亮陨落了就是陨落了,又怎会逢生呢?话说回来,许多史学家分析的,诸葛亮殒命时身患的病症大抵好像也是胃溃疡、慢性胃炎、肺结核、心血管疾病吧?倒是与这老道士一般无二…”

说到这儿,黄华的目光瞥向了病床上带着呼吸机,一动不动的诸葛亮身上。

看着他的模样,黄华不禁再次感慨,“五丈原时的诸葛亮,身患这般多的病状,又做不得手术,没有先进的医疗介入…我想他临终前…也是这般虚弱,甚至…极其痛苦的吧!”

话题引到诸葛亮的病上,这使得诸葛尘顿了一下…

又忍不住再一次深刻的沉吟.

他感慨说:“你说的对,或许,也只有现代的医学才能救下五丈原时的先祖…考虑到那时候的医疗水平,让他‘死而复生’、‘诈死瞒天过海’的愿望,最终也只能是美好的愿望罢了——”

历史没有假象,历史也没有如果…

历史可以让人们短暂的畅谈,可历史书上的文字却是冷冰冰的,容不得半点更替。

病房内又一次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沉默又一次变回了今晚的康桥。

本以为就是无事的闲聊,对历史事件的品评…

对美好事物的期冀与愿景。

可诸葛尘又哪里会想到,他的话,他的计策完完全全的被诸葛亮听在耳中,且…立刻就陷入了冥想与深思。

诸葛亮在分析这一计的可行性——

从诸葛尘提到“诈死”这两个字开始;

从他提出“蜀汉国葬、子午谷天降神兵”开始…

诸葛亮的思绪已经在飞速的转动,整个斜谷、子午谷、五丈原、陇右、关中的地形完全在脑海中浮现。

子午谷如何布下暗哨与奇兵?

木牛流马如何先行运粮抢得时间?

蜀汉军队的退军路线如何部署?

魏延还要不要杀?

甚至蜀汉丞相的国葬,如何能天衣无缝的骗过曹魏的密探?

在什么时机兵发子午谷?

什么时机向长安城发动奇袭?

云梯如何运至城下?

攻城完成,如何短时间内据守?

还有天气…

诚如诸葛尘讲述过的,历史上四次子午谷奇谋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这已经表明了子午谷的凶险…

可偏偏他诸葛亮的殒命又带来了天赐良机——

如果说第一次北伐时的子午谷奇谋是十死无生,那么现在,诸葛亮的脑海愈是分析与运转,他仿佛离那胜机越是靠近。

且这次赢的机会很大——

此前,他已经在街亭疏忽过一次,导致功败垂成;

这一回…他必须把所有的计划都做到周全

用人、行军、辎重、补给…

每一项都要极致的缜密与周全我!

脑海中一次次的模拟…

先是魏延率领,诸葛亮觉得不稳,他优化到让王平与张嶷带队;

精锐步骑走山路行军速度无法考量,那就索性…直接率领那支蜀汉中,山地作战首屈一指,山地行军如履平地的王牌军团——无当飞军。

然后是斜谷藏兵…诸葛亮几乎把他曾记在心头的每一个能藏匿的山洞位置,都仔细的分析了一遍,脑海中…他已经选好了最优的藏匿之地。

还有瞒天过海…

还有各种突发情况…

就在诸葛尘沉默的个把小时内,诸葛亮已经把整场战役在脑海中过了三遍,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他太熟悉了…

熟悉敌人,熟悉蜀汉将领,熟悉地形,这些年一次次的北伐…让他把这里的一切都印在心里!

而在最终第四次模拟过后…

他得出了最终,也是最严谨的结论。

诸葛尘此计“瞒天过海、天降神兵”可行,能行——

天时、地利、人和全在他这一边。

他最忌惮的老对手被罢黜…

所有的前提条件尽数满足,万事俱备,只差他诸葛亮能死而复生了。

只要他能活过来,那子午谷奇谋便不再是一步险棋,而是一剂对曹魏关中地区的绝杀!

而这将是命中注定…

在一个他从未来过的地方,一个他五十一代后的族人救下他,为他指点迷津,指明道路——

呵呵,六出祁山,该赢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