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与史论:秦史政治人物的对话
秦人有尊重历史的传统。《史记》卷五《秦本纪》“(秦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1],是史学史上非常早的记录。而“民多化者”四字,体现出早期史学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此外,我们还看到,许多秦人先祖传说,得以保留下来。例如,女修吞玄鸟卵“生子大业”的传说;伯益辅佐禹“平水土”,又“佐舜调驯鸟兽”,得“赐姓嬴氏”的传说;费昌“为汤御”,“败桀于鸣条”的传说;“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的传说;“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的传说,等等,都载录在史书中。也就是说,秦人在“初有史以纪事”之前,以各种方式存留了自己的历史记忆。
秦人对历史的看重,体现在政治生活的诸多方面。秦史记录中所见高层政治人物的对话,往往政论和史论结合,尤其习惯于在议政时以史事为比喻。政与史的结合,可以在多种主题的论说中应用。观察他们的历史感觉,分析相关政治史现象,可以体会秦文化的重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