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宋前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本书所说的北宋前期,是指从《西昆酬唱集》结集成书的大中祥符元年(1008),大致到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的嘉祐二年(1057)。“大致”到嘉祐二年,一是因为欧阳修在这一年改革科举,对于广大举子后来的诗风文风都有影响,但是因为材料的缺乏,对于西昆体接受的影响又难以论得仔细;二是因为这场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对宋代文学的影响非常大,但这种影响又非朝夕之事;三是因为欧阳修对诗文的革新在这场考试之后仍然没有停止。大多数文学史将这一场科举视为宋代文风转换的关键,故本书亦取之,大概以之为限而已。[1]这段时间文坛情况较为复杂,一是《西昆酬唱集》成书之后,西昆体风行海内;二是以石介为首的文人对杨亿等人的攻击;三是穆修、姚铉等人在散文方面对时文的批判;四是以欧阳修等人为主的革新派在诗文两方面对太学体、西昆体等诗风文风的改革;五是宋初以来白体、晚唐体的继续流行;六是政治斗争波及文坛,影响到文学的发展。因此西昆体在这一时期的接受,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