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张复圭不能入眠,想到李大人所嘱之事只一月期限,这已过了七日,又心系着老道所约“夜中解那辟水珠”之事,更是连安坐也无法了,便寻门而出,在观中闲走,只见那秋雁坐于庭中树干之上,见张复圭近便跳下树来,未言。
张复圭问:“可有什么消息递来?”,秋雁答未,复说到:“这两日我们即到兰蒿,你先把消息递给青龙营,让他们务必在我们到之前确定好位置,制定好方案,一月之期干系重大,要快。”
秋雁转身将去,张复圭又叫住道:”你虽为“侠士”,然仍是女子,行装利落,我又知你武艺绝伦,但仍不可不计身份,到底不是男子哩。“秋雁不语亦无表情,只拱手作答而去。
少时,忽觉胸内有光微动,下意识一摸乃觉是那辟水珠之故,又抬头一望,只见那北斗七星赫然于顶,正此时,那香溪道人自廊檐下走来,遣了童子,问道:“莫不是那辟水珠有异象?”
张复圭作礼后问:”真人请赐教。“
老道回道:”此珠是天镜山至宝,天镜山揭云观世代守护此宝,至我师兄这代辟水道人已是第十七代护宝方丈了。“张复圭心中谙到,这老道原来与辟水道人是师兄弟。便将那”揭云观“仙鹤吐珠”之奇遇复说了一遍。
老道又问:“你可知这辟水珠的来历?我师兄可与你讲过?”张复圭达到:“这倒不曾,想必仙长他神机妙算,必知我与真人您有此一遇罢!”老道笑到,说:“这辟水珠乃是大禹王治水时遇阻,祈得天神下示,于夔门山斩了上古蛟龙所得,遂能遇水而分,遇旱而霖。相传大禹王治水之后,此珠便不再现世,后始皇帝寻求长生,派人曾于终南山中寻得此珠,然而得此珠之人生贪婪之心,欲据为己有,却不是此珠之天命之人啊!渡黄河时,珠子跌落便不再见了。
张复圭问:“那又如何收藏于揭云观呢?”
老道接着说道:“唐时,吕纯阳在山西降龙,龙战败后自献此珠,纯阳真人乃就近建了揭云观敕封座下弟子为护宝道士,于是揭云观世代方丈道士皆袭封“辟水道人”,我那师兄十七岁时遭难,承李如松将军之父相救,送于揭云观,后来袭了职,至今已有五十年了。
张复圭又问:“缘何此珠又吐自白鹤口中呢?”
老道答道:“此珠为仙器,又怎是一般人可携带,若携带之必也妨身啊!你能得此珠且携带于身,必有缘由。”老道接着说:“昨夜那谷中巨蛇为此珠所引,现身也为夺取此珠,只是它哪里知道,自己那点道行又岂能拥有辟水珠呢?”
张复圭旋又想追问自己是何等机缘?只是那老道故作深沉,不想再作答了。但那老道一边离开一边言道:“此珠虽妨身,但终认了主,必有化解之法,天机不可泄露啊!”
张复圭听之在耳,思之在心,却不得其解,只能作罢回屋去了。刚入屋坐下,只见铁牛不叩门而入,张复圭刚想怪罪,那秋雁也进了门来,见得秋雁,张复圭旋换了态度,秋雁遂报:“大人,属下刚下得山时,恰遇到青龙营来报称,已探得兰蒿城北有一山名曰“蟒蛇吐箭”,此行目的想必就在这里了。”
张复圭道:“这蟒蛇吐箭算来也就百里,着人备船吧,我们破晓便出发。”铁牛听后,嚷道:“那我先去借了这道观得灶房,作些吃的。”秋雁听后微微咧嘴一笑,张复圭见这一细节,也笑道:“也罢,那你快去吧!”铁牛憨憨一应,便出门而去。
屋内只二人,张复圭欲有所言,那秋雁却抢先道:“大人早歇,属下先去睡了。”
张复圭也只好作罢,在屋内好一会儿,也不知所措,心里一时间竟有好多事一齐涌出,既有对前途的焦虑,又有对往事的回溯,更夹杂着现时现刻的思索,遂出门往灶房取看了看铁牛,见那铁牛一心砍菜切瓜,也没打断,旋又朝回走去。
廊下朝秋雁房间望去,还亮着灯火,正望处,那秋雁竟又恰巧灭了灯。好个没意思,张复圭也只好回屋卧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