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

瘟脉无名,随见诸经,未汗宜强,虚缓伤生。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

辟邪丹

虎头骨二两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臼 芜荑 鬼箭 藜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于背上。或常病者,户内烧之,一切邪鬼不敢进。兼治妇人与鬼魅交通。

五瘟丹

治四时瘟疫流行、伤寒发热并诸疟热病。

黄连属火,戊癸之年为君 黄柏属水,丙辛之年为君 黄芩属金,乙庚之年为君 甘草属土,甲己之年为君 紫苏 香附以上各一两,以直年药为君者倍一两

上七味,皆生用,于冬至日制为末,用锦纹大黄三两浓煎汤,去滓熬成膏,和前药为丸,如弹子大,朱砂、雄黄末为衣,再贴金箔。每服一丸,冷水磨服,神效。

普济消毒散

治大头瘟病。

黄连二两 黄芩酒炒,二两 陈皮 玄参 生甘草 川芎 鼠粘子 白僵蚕 升麻 柴胡 葛根 薄荷 当归 大黄 人参各三钱 连翘各五钱 大蓝根如无,加靛花亦可。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二钱,每服一丸,细嚼,白熟水送下,发汗。如不及丸,用末药一钱二分,照前服。如未愈,再进一服,以汗为度,不可透风。若透风复肿,再服药,只是去皮一层方愈。忌酸、冷、羊、鸡、鱼之物并房事。

冬应寒而反暖者,春发瘟疫也。人参败毒散主之。

二圣救苦丸

治伤寒瘟疫,不论传经、过经,可服。

锦纹大黄四两,酒拌,蒸,晒干 牙皂二两,如猪牙者

上二味,俱为末,水打稀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冷绿豆汤送下,以汗为度。

人参败毒散

治四时瘟疫通用。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去穰 桔梗去芦 茯苓 人参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剂,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盏半煎八分,温服。或为末,沸汤点服亦可。此药治伤寒瘟疫、风温风眩、四肢疼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不问老人、小儿,皆可服。或岭南烟瘴之地,或瘟疫时行,或人多风痰,或处卑湿之地、脚气痿弱,此药不可缺也。连进三五服,以止为度。一方加薄荷少许。

春应温而反清凉者,夏发燥郁也,大柴胡汤。方见伤寒。

夏应热而反寒者,秋发寒郁也,五积散主之。方见中寒。

秋应凉而反淫雨者,冬发湿郁也,五苓散主之。方见中暑。

大头病者,湿热在高巅之上也。

牛蒡芩连汤

治积热在上,头顶肿起,或面肿,或从耳根上起,俗曰大头瘟,并治烟瘴。

黄芩酒炒,二钱半 黄连酒炒,一钱半 桔梗一钱半 连翘 牛蒡子另研 玄参各一钱 大黄 荆芥 防风 羌活各三分 石膏一钱半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食后细细呷温服。每一盏做二十次服,常令药在上,勿令饮食在后也。

内府仙方

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瘟病。

僵蚕二两 姜黄二钱半 蝉蜕二钱半 大黄四两

上共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大人服一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立愈。

又方

治大头瘟病,肿脸颈项者。

用福建靛花三钱、烧酒一钟、鸡子清一个,入内打匀吃。不时而愈,肿即消,神方也。

虾蟆瘟者,属风热也,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凡入病家,须避其邪气,不受染着,亦医者之惠,不可不知。以雄黄末涂鼻孔中,或香油涂鼻孔,亦妙,然后入病家行动从容。在位而入,男子病秽气出于口,女子秽气出于阴户,其相对坐立之间,必须识其向背,既出自以纸条探鼻深入,喷嚏为佳。

太仓公辟瘟丹

凡宫舍久无人到,积湿容易侵人,预制此烧之,可远此害。极宜于暑月烧之,以却瘟疫,并散邪气。

茅术一斤 台乌 黄连 白术各半斤 羌活半斤 川芎 草乌 细辛 紫草 防风 独活 藁本 白芷 香附 当归 荆芥 天麻 官桂 甘松 三柰 干姜 麻黄 牙皂 芍药 甘草各四两 麝香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每丸烧之。

万历丙戌春,余寓大梁遇瘟疫大作,士民多毙其症,闾巷相染,甚至灭门。其症头疼、身痛、憎寒壮热、头面颈项赤肿、咽喉肿痛、昏愦等症,此乃冬应寒而反热,人受不正之气,至春发为瘟疫,至夏发为热病,名曰大头瘟,大热之症也。余发一秘方,名二圣救苦丸,用牙皂以开关窍而发其表,大黄以泻诸火而通其里。一服即汗,一汗即愈,真仙方也。日夜塞户填门,应酬不暇,全活者不能胜数矣。但人禀之稍壮者,百发百中;其虚弱者,余先以人参败毒散,轻者即愈,如未愈,用牛蒡芩连汤可收全效。

补遗方

清凉救苦散

治头面耳目鼻肿痛。

芙蓉叶 桑叶 白及 白蔹 车前 大黄 黄连 黄柏 白芷 雄黄 赤小豆 芒硝

上各等分,为细末,用蜜水调敷于肿痛处,频频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