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火烧新野

襄阳府衙,荆州文武齐聚堂上,蔡瑁双眼射出阴狠,身着重甲,右手按着宝剑,站在阶上环视阶下众人。

“不知蔡将军将我等唤来有何要事?莫非是要趁着刘荆州病重谋权篡位么?”一名荆州从事突然对蔡瑁发难。

蔡瑁无动于衷,只是与身边一名侍卫说了什么,侍卫点头而去,带着几名侍卫走到府衙门口,将大门紧闭落锁。

众人见此情形,大吃一惊。蔡瑁此时拔出腰间宝剑,走下阶来,对着那名从事道:“我便谋权篡位,你能怎样?”

从事眼中尽是惶恐,指着逼近的蔡瑁道:“我是荆州从事,你不能杀我!”

蔡瑁不管从事有什么话语,逼到他跟前,一剑刺去,结果了他的性命。他将宝剑从从事的腹部抽出,甩了甩手上的血渍,开口道:“荆州病逝,我召你等前来,便是商议荆州牧接任之事。”

文武众人看着倒在地上的从事,个个噤声,不敢答话。

蔡氏此时带着刘琮从后堂缓步走了出来,假意抹着眼泪,高声哭道:“荆州牧病故,遗命奉刘琮为荆州牧。”

众文武初听时惊诧不已,想说些什么,但又恐蔡瑁再次行凶,只得闭嘴不言。

蔡瑁见众人不敢吱声,冷笑一声,当先拜道:“臣等谨遵荆州牧之遗命,愿奉公子刘琮继承大位!”

班列中蒯越当先附和,拜伏于地,跟着蔡瑁高声称刘琮为主,随后文武断断续续的也跟着喊了起来。

“不可,兄长与玄德叔父尚在,你们怎么能扶我为主?”刘琮这个八九岁的孩子突然张口说了一句,惊得蔡瑁眼皮一跳。

“此是先主遗命,不可违背,更兼大公子在外征战,刘备需要防备曹操,来不及通知,荆州不可一日无主,此为权变之计。”蔡瑁上前狡辩起来,刘琮又想反驳,岂料蔡氏在其身后一推,吓得刘琮赶忙闭上了嘴,只得怯生生的说了一句:“就依卿等所言。”

蔡瑁见大势已定,举起宝剑,命令道:“即日起封闭襄阳四门,无荆州牧命,不得擅开城门,违者必斩!”

襄阳城内顿时忙碌起来,襄阳百姓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人人慌张,以为北边的曹操即将打过来了,而在城墙角落的一处,一名大汉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中的愤怒难以形容。

说回刘备这边,尚不知道刘表病故,蔡瑁封锁襄阳的事情,依旧在聚拢士卒。忽然诸葛均快步走来,对刘备道:“曹操残忍,恐怕城中百姓会遭屠戮。”

刘备经此提醒,突然回想起许多年前曹操在徐州大肆屠杀的场景,不禁以手扶额,说道:“非卿提醒,几乎害了百姓。”

于是下令于城墙四门张贴告示,晓谕百姓,曹军不日南下,有愿逃亡者速去,或可免遭屠戮。

百姓看了告示,无不惊骇,纷纷传说曹操当初屠杀徐州军民之事,又都说刘使君之恩德,不愿抛弃。遂齐聚新野城门等待刘备到来。

刘备在府衙之中收拾了一日行李,忽然有一百姓闯入府衙之中,哭着拜倒在堂上,左右侍卫想要上前阻拦,被刘备阻止。

他上前扶起百姓,问道:“可是有什么冤屈?”

百姓哭道:“非有冤屈,乃是我等不愿被使君抛弃,因此哭泣。”

刘备道:“我不是让诸位各自逃命吗?怎么是我抛弃各位呢?”

百姓抹了把眼泪鼻涕,哽咽的说道:“我等皆不愿自己逃亡,只愿追随使君,若无使君之处,我们岂能独生!”

说完再次哭泣起来。

刘备一时被他的情感感染,不觉也流下泪来:“既如此,你们一家可跟随我军。”

百姓道:“非只我一家,大家都在城门等着使君,只是我胆大闯入这里。”

刘备听完大惊失色,忙让百姓带路,来到城门。但见百姓充街盈巷,闹闹穰穰,朝着刘备来的方向齐齐跪拜,大喊道:“我们愿追随使君,乞使君不弃我等!”

山呼海啸一般,震得在场的士卒无不惊叹,就连山林之中的乌雀也被吓得振翅高飞。

诸葛亮此时也得到了消息,异常震惊,飞马赶来,气喘吁吁的对刘备说道:“主公,若是百姓随行,恐怕行军缓慢,必被曹军追上,届时非唯我等有难,就连百姓也难保全啊。”

诸葛亮的苦口婆心听在刘备耳中宛如一根刺针狠狠扎进他的心窝,犹豫良久,他抬头看着天边渐渐驱散的阴云,逐渐透出夕阳的光辉。

“军师。”刘备突然道:“当初在隆中时,先生说曹操占据天时,孙权凭借地利,我们可取人和。如今人和就在我的眼前,我怎么能放弃他们?这样不就与当初先生所说的有所违背了吗?”

诸葛亮没有料到刘备竟然用隆中对来反驳了他,更惊讶于刘备竟真的要带着新野十万百姓渡江。看着刘备缓缓走入百姓之中,在夕阳映照之下那张充满善意和蔼的笑脸充满了吸引力。

这是诸葛亮愿意一生侍奉的明主!

“亮……有一计,可保主公与百姓先行。”

刘备突闻此言,仿佛再次看到了曙光。安抚好民众之后,与诸葛亮携手返回府衙。

其时夜色晴朗,月近中秋,诸葛亮向刘备献策:“主公今晚便带着大军与百姓前往渡口,我命周仓将军带着新野所有船只前去支援。再于新野城内布满硫磺稻草火油引火之物,我于城池周围埋伏,待曹军入城齐放火箭,必能阻挡一时,为主公争取一些时间。”

刘备担忧道:“若依军师之计,恐怕会陷入曹军的追击。我再派遣封儿与平儿一起领兵,若是事急,军师可弃他们二人,他们必能阻挡,以保军师。”

诸葛亮感动不已,君臣二人当晚定计,便各自着手忙碌起来。

翌日凌晨,刘备带着大军及扶老携幼的百姓们从西门而出,诸葛亮带着刘封关平站在城内高台处回首告别。

刘备回首观望,但见诸葛亮一脸忧心忡忡的表情,有些不舍,有意回马。诸葛亮看见再次挥动羽扇,示意无碍。

“军师,保重!”

“主公,一路平安。”

诸葛均忽然从诸葛亮身后跳出,笑道:“阿兄,你可还想我?”

诸葛亮此时看着刘备消失于尽头,长舒了一口气,一脸淡然的说道:“你撺掇主公前去襄阳,又撺掇百姓跟随主公,用心良苦,我却不知道你究竟要做什么。”

“嘿嘿。”诸葛均嬉皮笑脸的模样虽然讨打,诸葛亮却也不忍真的打他。

“襄阳有一场好戏等着主公,说不准还能收获几名猛将,阿兄难道不想让主公多些帮手吗?”

“我自然希望主公多些助力,只是你陷主公于危难,一旦主公被曹操抓获,或者被蔡瑁射杀,助力再多又有何用?”诸葛亮责备着诸葛均的险计,如果可以,诸葛亮更希望刘备能够暂时放弃襄阳,退守江夏。

“诶~主公吉人自有天佑,几十年的危难都躲过去了,何况这次我们提前了这么久,不用担心。”

诸葛均说完就蹦蹦跳跳的走下了高台,帮着刘封关平等埋设引火之物去了。

刘备率领众人来到渡口,周仓早在渡口等候。

放眼望去,只见江上排着两排轻舟组成的桥,船桥上还铺着木板,并用粗麻绳将船只紧紧捆缚在一起,船身之下也都用重锚锚定。

“这是?”刘备一时疑惑。

“这是小军师授予的法子,这样一边过百姓,一边过军士,就不费力了。”周仓挠着自己的后脑勺,若是让他来想,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样的法子。

刘备点了点头,命百姓与军士分开,分别过桥。又唤来前些日子被周仓俘虏的宋忠,对他道:“曹操已经南下,你的书信已经没用了,回去吧。”

宋忠听刘备要放了他,忙跪下磕了几个头,一溜烟儿跑过了船桥,很是稳当,但自此宋忠便不知去向了。

五日后,日近黄昏,新野城外三十里处,一队一千骑的重甲马队势若奔雷。

“将军,我们已经连续赶了三四日路程,人困马乏,不能再赶路了!”

“前面就是新野,到了新野,捉了刘备,就可以歇息了。”

来者正是曹操的精锐骑兵,虎豹骑。

虎豹骑者,其势如虎豹合形,凶戾逼人。

骑兵皆披玄铁重甲,甲面铸有狰狞兽纹,日光下泛着冷铁寒芒;战马俱为北地良驹,通体乌黑如墨,四蹄裹铁,奔腾时卷起黄沙蔽日,蹄声如闷雷滚地,震得山林枝叶簌簌作响。

骑兵腰间佩环首刀,鞍侧悬强弓劲弩,箭囊中翎羽森森,箭镞淬毒,锋芒隐现青芒。

为首将领头盔缀赤缨,面甲下一双鹰目寒光凛冽,手中长槊斜指苍穹,槊尖血迹未干,犹带腥气,正是曹仁之弟,虎豹统领曹纯,曹子和。

其身后旌旗猎猎,黑底金纹绣猛虎与云豹交缠之形,虎啸豹跃似欲破旗而出。

行军时队列严整如铁壁,无一人喧哗,唯闻甲胄铿锵、马蹄碎金,肃杀之气弥漫四野,连林间鸦雀亦噤声远遁。

此军名曰“虎豹”,非但因其旗徽,更因其战法——冲锋时若猛虎扑食,迅猛无匹;合围时似云豹潜行,诡谲难测。

所过之处,草木摧折,山河变色,正是曹军横扫中原的利刃,此刻直指新野,誓要生擒刘备,为曹操献礼。

夜幕幽幽,明月藏形,即使快如虎豹骑也需要慢下脚步,点起火把。前方隐隐出现一座城池,城门洞开,城内死寂一片,不见半点星火与百姓。

“这是何处?怎么没人?”曹纯满心疑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一骑上前,照亮城门上的字迹,写着“新野县”三字。

“将军,这里就是新野县。”那骑士回应曹纯。

曹纯担心其中有诈,命一人入城查探。那人入城,兜兜转转,发现的确没有一人,出来回禀。

“莫非知道我们要来,因此逃了去?”

曹纯正犹豫要不要继续追击,旁边的副将提醒道:“将军,大家实在跑不动了。看这里情况刘备应该是带着百姓一起跑了,这样行军,必然行不远,不如暂且养精蓄锐,明日再赶路。”

曹纯缓缓点了头,赞同副将的说法,于是大胆放心的入城,自己到了县衙内脱了重甲,命人生火造饭。

众军士也都入城,各自抢占了民舍,脱下重甲,淘米生火。

深夜,一千虎豹骑因为赶路过于疲累,吃了饭便睡了过去。城中鼾声如雷,就连值夜的军士也都东倒西歪。

忽地,一支火箭划破夜空,如流星坠地,点燃了城角堆放的硫磺稻草。

刹那间,火舌腾空而起,赤焰顺着火油蜿蜒疾走,攀上房梁,吞噬茅檐。

浓烟裹挟着火星冲天翻卷,将夜空染作暗红。

火势如狂龙肆虐,木梁崩裂之声、瓦片炸响之声交织成一片。

曹军惊醒时,火墙已封住街巷,战马惊嘶,士卒推搡逃窜,玄铁重甲在烈焰中炙烤如烙铁,惨嚎声震天动地。

曹纯踉跄冲出县衙,却见四面皆火,连城砖也似烧红的铁块,灼得人无处落脚。

他嘶吼着下令撤退,但虎豹骑阵型早已溃散,人马践踏,跌入火海者不计其数。

城外高坡上,刘封与关平率伏兵隐藏于暗处。眼见火光照亮天际,刘封横刀立马,喝道:“军师有令,不可放走曹军!”

关平一夹马腹,手中青龙刀寒光暴起,如猛虎下山般直扑敌阵。刀锋过处,曹军头颅飞旋,血雾混着火星腾空,惨呼声未绝,人马已断为两截。

曹纯率残部突围至城门,正遇刘封截杀。刘封手中长刀卷起罡风,一刀劈断曹纯坐骑前蹄。曹纯滚落马下,未及起身,刘封刀锋已至颈侧。千钧一发之际,曹纯亲卫拼死扑上,以身为盾,硬生生挡下致命一击。

关平见状,纵马冲入敌阵,青龙刀横扫如狂澜,所过之处甲胄崩裂、血肉横飞,生生将曹军逼回火海。

二人背靠而立,血染战袍,却寸步不退。刘封嘶声高呼:“为军师争时,为主公护民!”关平刀指苍穹,火光映亮二人眉宇间的凛然:“曹贼休想踏过此门!”

众人在新野城中厮杀直至天明,城中尸横遍野,曹军残部溃逃殆尽,只剩一片焦土。

刘封关平退出城来,正逢着诸葛亮。二人下马拱手道:“我等无能,让曹纯杀开了一条路逃了。”

诸葛亮下马扶着二人道:“两位将军不必自责,我们不过一千步卒,能够如此已是不易,快快上马,我们追主公去。”

刘封关平得令,与诸葛亮一起上马,带领着士卒朝渡口而来。